<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學愧的詩詞(464首)

    301 《送王君玉赴試》 宋·陳師道

    汝穎諸王後,風流獨此人。
    談鋒堅百戰,筆力舉千鈞。
    得士吾無愧,多聞子未貧。
    平生三學士,相見定相親。

    302 《送杭州使君蘇內相先生某用先生舊詩方丈仙人》 宋·李廌

    小人雖嗜學,歲月空屢勤。
    同門盡鴛鸞,登瀛校書蕓。
    嗟余老西河,索居久離群。
    從龍從上下,愧彼油油云。

    303 《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 宋·李廌

    佑圣生賢佐,天心在撫民。
    昌期應治運,谷旦降元臣。
    四序功成晚,三臺耀拱辰。
    嚴凝氣剛勁,謇諤性忠純。

    304 《寄題李監酒不俗閣》 宋·鄭剛中

    高士常徇俗,無心欲違世。
    野鶴在雞群,飲啄同斂翅。
    昂昂望九皋,自有物外意。
    下士求免俗,正恐俗難避。

    305 《答伯秋》 宋·王灼

    半生沉俗學,中路墮嚴科。
    白眼遭非類,黃泉愧阿多。
    無勛封柱國,有志捽何羅。
    慎勿相料理,因風又起波。

    306 《宿崇德祠下望青城諸山》 宋·王灼

    昔年來就學,頗熟青城面。
    雖無尋山分,猶喜旦暮見。
    違去八寒暑,夢想無時休。
    誰意俗士駕,復作山不游。

    307 《謝呂友善見和》 宋·鄧肅

    扶筇西去謾尋春,獨學無人沐且熏。
    便欲問津從桀溺,當時折檻愧朱云。
    陰霾滿目憑誰掃,芳草蓮空未易耘。
    家學定須興尚父,威聲一振九夷聞。

    308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邑官有和者亦以詩》 宋·鄧肅

    寂寞相如四壁耳,陋巷蕭然窮飲水。
    雖似退之厭權門,時作對人慕君子。
    慚愧知音個中人,近前不學丞相嗔。
    欣髯抵掌論今古,肺腑恢然笑語真。
    頃余學問非三絕,操瑟干齊謀更拙。
    棲遲何以酬己知,吾道不移硯鑄鐵。

    309 《再和》 宋·馮時行

    煌煌六世學,兀兀門亦專。
    耕道宜有秋,而我適旱乾。
    疏鬢日月邁,破衣霜雪單。
    誰謂四海寬,已覺一飽難。

    310 《題綦母氏孝友堂詩》 宋·馮時行

    高堂麗丹雘,燕衎謝伯隘。
    揭名屏物色,所取一何邁。
    艱難丕平后,南陔日廢壞。
    借鋤記父恩,紾臂飽兄嘬。

    311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憶君遠亦去,泉響塹每度。
    一笑成真樂,此樂固難屢。
    村閑桑柘秋,川闊牛羊暮。
    歸顧紫領巾,愧我方學圃。

    312 《和國器喜以事業為懷二首》 宋·曹勛

    鄭氏傳家學,詩書不愧心。
    佩刀知素業,左序況同襟。
    但喜知難字,何能識至音。
    小軒多暇日,為賦九州箴。

    313 《和程機宜見貽》 宋·曹勛

    仆昔困犯難,戎陸日所虞。
    何能守一經,且話雄千夫。
    識公好兄弟,宛同周司徒。
    爽徹絕俗姿,秀發連璧軀。

    314 《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宋·胡寅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何獨於義明,而利心亦熾。
    茲焉分兩軌,君子小人異。
    錄義一毛輶,百川利趨亟。

    315 《示臨川曾革》 宋·胡寅

    闕時三千盛,參乎一唯優。
    古來宗德業,誰復繼風猷。
    晚派南豐衍,賢名內相尤。
    高文推大手,奧學擅前修。

    316 《謝馮濟遠惠端硯》 宋·李石

    學道本屢空,所積豈為貧。
    我生無長物,有輒恐累身。
    挾塊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與瓦礫親。

    317 《殿柱記》 宋·李石

    蒼龍甲戌歲,修筑周公殿。
    文翁至高君,學校已再變。
    順考興平年,寔紀漢之獻。
    或云鐘會書,入木字隱見。

    318 《閒居二首》 宋·李石

    七歲投閒日,渾如未第初。
    牛衣困襤縷,鶴飯愧粗疏。
    圣有杯中露,朝無別后書。
    溫尋皆舊學,風雨歲時余。

    319 《送趙有翼監丞造朝供職》 宋·曾協

    君侯昂然百夫雄,近之和氣如春風。
    揚眉高論多折衷,眾人斂衽稱名通。
    發為詩章燦璧琮,氣豪筆健敏且工。
    口占欲使十手供,春云容與朝霞烘。

    320 《費文達除夔漕作此賀之三首》 宋·李流謙

    刻鵠工夫愧不量,弓裘遺緒可能忘。
    一廛未遂耕桑計,半世空磨翰墨場。
    桐燼偶收非有意,璧瑕誤指亦何傷。
    霜松不學閒桃李,報答東君日月長。

    * 關于學愧的詩詞 描寫學愧的詩詞 帶有學愧的詩詞 包含學愧的古詩詞(4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