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學學的詩詞(2122首)

    521 《十八學士歌》 明·歸有光

    十八學士誰比方,爭如瑚璉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贊,至今遺事猶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揮霍靜區宇,遂偃干戈興文章。

    522 《送劉學式給諫赴漳州》 明·黃輝

    一尊綠酒付何處,東風吹來客將去。
    不愁客路不逢春,何日重來共春住。
    去住相看且盡杯,春游從此判醒回。
    眼底酒人風雨散,明朝人日為誰來。

    523 《送汪太學游江都四首》 明·黃姬水

    薔薇芍樂與茱萸,無數芳菲傍酒墟。
    惟有蕃釐仙觀里,一株玉蕊世間無。

    524 《送汪太學游江都四首》 明·黃姬水

    千里王孫歸未能,風云意氣每超騰。
    年來裘馬遨游處,不是金陵即廣陵。

    525 《送汪太學游江都四首》 明·黃姬水

    自古煙花佳麗地,揚州只合少年游。
    春來客思元無賴,莫上迷藏煬帝樓。

    526 《送汪太學游江都四首》 明·黃姬水

    吳都隋苑盡蒿蓬,莫向蕪城吊故宮。
    二十四橋沽酒夜,一聲水調月明中。

    527 《送胡學士楊金二侍講扈駕北伐》 明·黃守

    六師北伐繞龍城,遙羨詞臣扈蹕行。
    兵略曾從圯上得,檄書多向御前成。
    黃沙白草云隨馬,畫戟雕戈雪照營。
    應想居庸關外路,東風歸旆凱歌聲。

    528 《鶴年弟盡棄紈綺故習清心學道特遺楮帳資其澹》 明·吉雅謨下

    誰搗霜藤萬杵勻,制成鶴帳隔塵氛。
    香生蘆絮秋將老,夢熟梅花夜未分。
    枕上不迷巫峽雨,床頭常對剡溪云。
    竹罅松火茶煙暖,一段清真盡屬君。

    529 《三月十日隨駕獵海子上奉簡胡學士楊庶子》 明·金幼孜

    暖日融融靜鼓鼙,條風拂拂動旌旗。
    柳間飲馬春泉細,花里聞鶯晝漏遲。
    近苑獵回猶賜饌,行宮朝罷更題詩。
    晚來獨向都城望,云擁蓬萊五色垂。

    530 《奉和學士胡公春日陪駕同游萬歲山(二首)》 明·金幼孜

    鳳輦游仙島,春殘花尚濃。
    龍紋蟠玉砌,鶯語度瑤宮。
    香霧浮高樹,祥云麗碧空。
    五城雙闕外,宛在畫圖中。
    ¤

    531 《奉和學士胡公春日陪駕同游萬歲山(二首)》 明·金幼孜

    暖露滋瑤草,輕飚動碧篁。
    龍蟠知歲月,鶴唳識風霜。
    鑿谷通仙徑,穿巖辟洞房。
    回看城闕近,禁樹晚蒼蒼。

    532 《酬曾學士子棨見贈復職之作》 明·李禎

    放逐仍居患難中,三年執役梵王宮。
    病來短發逢秋白,老去衰顏借酒紅。
    心似葵花傾曉日,身同樹葉感霜風。
    杜陵花竹頻生夢,但覺陽春處處融。

    533 《都下送林容江文學南還》 明·林章

    春明門外半離亭,風雨時時送客經。
    十載故人應是夢,一尊別酒不堪醒。
    吳江向楚茫茫綠,漢草連胡黯黯青。
    愁滿關山歸未得,天涯何處暮云停。

    534 《春日與李二文學游城南》 明·劉仔肩

    浩蕩關河遠,周流歲月新。
    獨醒愁對酒,多病怕逢春。
    楊柳南城路,鶯花紫陌塵。
    若為聯騎出,為爾謫仙人。

    535 《聞禽閣絕句為顧學憲賦二首》 明·婁堅

    鳥啼何處最關情,不是啼時分外清。
    酒醒閣中聞喚起,為驚殘月半窗明。

    536 《則學以晝索賦梅柳(二首)》 明·盧儒

    近竹幽妍映雪清,春痕消盡粉痕輕。
    帳中半落臨溪影,邃里橫吹《出塞》聲。
    曉色動愁香宛宛,夜魂追夢玉盈盈。
    揚州賦詠誰能繼,唯有當時水部名。
    ¤

    537 《則學以晝索賦梅柳(二首)》 明·盧儒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

    538 《秋日懷龐學博》 明·陸弼

    蕭蕭一徑入秋苔,束帶時愁長吏催。
    旅食又看鴻雁至,家書常共荔枝來。
    花邊小幾聽禽坐,竹里孤琴候客開。
    千載賦成傷不遇,白頭誰惜董生才。

    539 《送張企翱之廣東提學》 明·陸容

    天語遙將度嶺南,一方師表羨君堪。
    潛回風俗觀新政,樂育英才副昔談。
    愛護襟期同鄭老,能詩標格近羅含。
    少年科第曾誰負,大好文章每自慚。

    540 《玉堂視篆送王學士赴南京》 明·陸釴

    玉堂清迥似仙家,竹石叢中吏守衙。
    視篆只應成故事,汲泉還為浣陳砂。
    琪花夜靜流金液,槐樹春深集乳鴉。
    豈向東山長吏隱,北門猶待制黃麻。

    * 關于學學的詩詞 描寫學學的詩詞 帶有學學的詩詞 包含學學的古詩詞(21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