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學地的詩詞(1487首)

    661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金朝·蔡松年

    余言,懷衛間風氣清淑,物產奇麗,相約他年為終焉之計。
    爾后事與愿違,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詩曰,夢想淇園上,春林布谷聲。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園作醉鄉,蓋志此也。

    662 《白鹿洞別諸生》 明·李夢陽

    東南自有匡廬山,遂與天地增籬衛。
    山根插入彭蠡湖,崢嶸背殺三江勢。
    地因人勝古有語,於乎萬物隨興廢。
    學館林宮客不棲,千巖萬壑堪流涕。

    663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664 《奉答堯夫先生金雀石硯詩》 宋·王益柔

    般陽有山名金雀,山發清輝奇璞。
    望氣嘗言玉寶藏,賈胡幾遣良工度。
    金剛寶鑽競窮搜,百里青蒼困鋔鑿。
    瓊瑰未獲得研材,溫潤還將六美學。

    665 《城南雜題》 宋·劉敞

    當日龍船校五兵,旋開池沼學昆明。
    邇來封禪和平久,舊地分教百姓耕。

    666 《褒信新蔡兩令言飛蝗所過有大鳥如鸛數千為群》 宋·劉敞

    廣州奇禽鴻鵠群,勁羽長翼飛蔽云。
    嘯儔命侶自共職,飲水棲林余不聞。
    今年飛蝗起東國,所過田疇畏蠶食。
    神假之手天誘衷,此鳥乃能去螟賊。

    667 《淮民謠》 宋·尤袤

    東府買舟船,西府買器械。
    問儂欲何為,團結山水寨。
    寨長過我廬,意氣甚雄粗。
    青衫兩承局,暮夜連勾呼。

    668 《漁父詞/漁父》 宋·惠洪

    講虎天華隨玉麈。
    波心月在那能取。
    旁舍老僧偷指注。
    回頭覷。
    虛空特地能言語。
    歸對學徒重自訴。
    從前見解都欺汝。
    隔岸有山橫暮雨。
    翻然去。
    千巖萬壑無尋處。

    669 《病中雜興》 宋·高登

    口腹相煎亦可羞,饑來欲食飽還憂。
    一編地下我無用,須學留侯辟谷不。

    670 《臨終詩》 宋·王楙

    平生不學口頭禪,腳踏實地性虛天。
    臨旭不用求纏裹,趁著帆風便上船。

    671 《危大著出守潮陽同舍餞別用社工部北風隨爽氣》 宋·崔與之

    天地清淑氣,人才隨所得。
    君獨稟其全,濟之以學力。
    蒼皮四十圍,直干二百尺。
    填胸書萬卷,絢采云五色。

    672 《山居二首寄朝中故舊》 宋·謝直

    苒苒年華漸向西,可能回腳下涂泥。
    靜收營慮遠書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潔甚水蒲邊白鳥,翩然風柳下黃鸝。
    猶嫌宿處聞雞犬,更待移深過虎蹊。

    673 《仙蛻》 宋·李仲光

    晝夜本循環,天地均此理。
    人生出入機,晝夜差可擬。
    仙家學蟬蛻,脫然遺腐胔。
    白骨尚珍藏,似未忘生死。

    674 《武夷筑精舍》 宋·陳韡

    浮世何嘗有定居,愜情便可著茅廬。
    久知名利為韁鎖,愛此溪山似畫圖。
    種菊疎籬慕陶令,栽梅淺水學林逋。
    只須此地延風月,休問君王乞鑒湖。

    675 《賀生子索杯》 宋·王大烈

    小童門外走雙壺,知是君家毓掌珠。
    前語果然符老蚌,這番不可學乾烏。
    且將詩句為君問,還有婆杯惠我無。
    莫怪明朝東閣地,要教泥醉索人扶。

    676 《壽徐尉》 宋·趙福元

    幔亭駕斗浮丹巘,扁題密鏤黃金篆。
    淋漓羽蓋森鸞旂,仙凡不隔蟠桃宴。
    紅云垂地醉壺天,真珠為漿玉為饌。
    中有一人長眉青,紫錦荷囊燦星弁。

    677 《壽史刑使》 宋·趙汝騰

    羨公博學今揚雄,未許蜀珍專瑞蜀。
    喜公奉使今鮮于,又見福星來照福。
    我初敬公因讜疏,萬言批鱗折五鹿。
    我轉敬公緣清操,高吟放鶴孤山麓。

    678 《挽蔡久軒》 宋·吳勢卿

    道學相承祖子孫,諸儒誰得似淵源。
    銅川而上誰家世,程氏之門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學,當時未盡用其言。
    四書功用彌天地,惜不推行半魯論。

    679 《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頗多野趣,恨不得與微》 未知·未知

    以成酬答。
    末章亦未暇誠,則勢使之然,亦欲粗為恬養之贈耳】
    元稹
    雁思欲回賓,風聲乍變新。

    680 《送張無夢歸天臺》 唐·張復

    學道探玄務谷神,薜衣疏野見明君。
    暫來北闕利名地,歸去舊山鸞鶴群。
    洞壑深藏塵外士,冠裳不系嶺頭云。
    赤城千仞幽居處,夜籟秋猿枕上聞。

    * 關于學地的詩詞 描寫學地的詩詞 帶有學地的詩詞 包含學地的古詩詞(14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