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學嗟的詩詞(571首)

    441 《寄秋懷》 宋·趙蕃

    霞谷寧終計,龍門已暮年。
    向來嗟獨后,今日可忘前。
    既繆青衿學,當思白首傳。
    猶須就吾子,相為語蟬連。

    442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 宋·趙蕃

    一紙日邊裁,千山徼外開。
    所同惟甲子,絕異是人才。
    學問須傳授,君家有自來。
    嗟余獨何者,道阻乃從洄。

    443 《挽南澗先生三首》 宋·趙蕃

    唐室文公裔,國朝桐樹家。
    學探和靜蘊,文嗣一門華。
    尚擬咨黃發,居成后白麻。
    公身寧有憾,物論自興嗟。

    444 《重賦畏知寓齋》 宋·趙蕃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諸公盛稱許,往往動得名。
    夷途一步趨,可到公與卿。
    永懷松柏堅,高謝桃李榮。

    445 《呈晦庵二首》 宋·趙蕃

    一紙書來遂隔年,江湖遠地水連天。
    紛紛橫路又逢此,凜凜歲寒嗟獨然。
    學道終期世勛業,抄經塹了佛因緣。
    白頭下士重來拜,依舊鷗汀鷺渚邊。

    446 《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 宋·趙蕃

    君公隱牛儈,文休食馬磨。
    身則困空乏,道為如切磋。
    昧者不如此,輕受鄭灼唾。
    遑乎欲奚為,況覓陽春和。

    447 《贈于革去非時為武陵尉》 宋·趙蕃

    憶昨聞君謂君老,及見知君得名早。
    文章妙處殆夙成,不作揚雄少而好。
    西山南浦飫搜尋,武陵桃源蹔探討。
    諸公識面爭我出,學子聞風競門掃。
    嗟我無聞不足畏,何事相逢亦傾倒。
    論詩未易當韓豪,聊復悲吟似郊島。

    448 《本齋》 宋·趙蕃

    王之母之弟,徐子父之友。
    徐學自贛翁,王則因病叟。
    游目鄉閭中,孰若二士秀。
    為汝名本齋,乞言置汝右。

    449 《辰陽待岳祠之命舟發武陵回寄從游諸公》 宋·趙蕃

    叔父同流元佑支,清貧遠自相國時。
    舊聞河朔人偉奇,元衡筆力猶可窺。
    佳哉伯玉賢塤篪,小阮亦與竹林期。
    兆民雖云非舊知,知之正自梅花詩。

    450 《近乏筆托二張求之于市殊不堪也作長句以資一》 宋·趙蕃

    詩老作詩窮欲死,序詩乃得歐陽氏。
    序言人窮詩乃工,此語不疑如信史。
    少陵流落白也竄,郊島摧埋終不起。
    是知造物惡鐫鑱,故遣饑寒被其體。

    451 《桃川山中用陳蘇舊韻示周游》 宋·趙蕃

    仙人之為仙,終古莫盡世。
    頗笑區中人,沄沄逐川逝。
    念將與之游,端恐吾道廢。
    如為千里行,數步輒一憩。

    452 《吳審知》 宋·趙蕃

    去年別君重九日,君時痁作臥一室。
    許我為我一入山,人事好乖言竟食。
    一官我落江之西,每附書來必以詩。
    宣心寫妙無不盡,知君不累寒與饑。

    453 《送呂子陽自永康攜所解老子訪余留未久其家報》 宋·葉適

    收纓古蜜浦,抱袂生姜門。
    九九書自註,邀余綴篇端。
    久衰余學廢,彌隱子道尊。
    時維冬雷數,云雪常晝昏。

    454 《送陳彥群》 宋·葉適

    雨洗蝗蝻余,涼生萬虐后。
    今朝江上峰,凈失棼霧垢。
    舉觴忻有屬,餞我同年友。
    平居多契闊,遠別方嗟咎。

    455 《薛端明挽章三首》 宋·曹彥約

    講學聲名早,飛勝藹士林,九重嗟見晚,諸老愿交深。
    時有亨嘉會,天無平治心。
    每於當用處,梁父又重吟。

    456 《師繹題宮姊夫惠示湖莊佳句輒次韻》 宋·曹彥約

    愿學言詩賜,降心識字雄。
    絕塵嗟莫及,雅趣喜相同。
    任性天憐老,貪閑鬼笑窮。
    可堪香火分,誤入武陵中。

    457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458 《糟蟚蚏送葺芷》 宋·鄭清之

    月腹一寸能郭索,黃流在中自濡殼。
    蝤蛑可是丈人行,螃蠏眡之師長伯。
    二眸挺出勝怒蛙,八跪前驅非屈蠖。
    笑令樊噲自橫筆,何用呂布須急縛。

    459 《題東甌王友直尚友堂》 宋·魏了翁

    土恨生世晚,不為三代民。
    誰知伊傅至孔孟,亦學古道嗤時人。
    豈惟三代時,堯舜萬古師。
    猶云若稽古,不知古為誰。

    460 《洪士龍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記見問》 宋·魏了翁

    考功記竹洲,所業在淇奧。
    謂學與自修,此何取於竹。
    士龍來諗余,試請言其目。
    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獨。

    * 關于學嗟的詩詞 描寫學嗟的詩詞 帶有學嗟的詩詞 包含學嗟的古詩詞(5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