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廢鄉校空,鳥雀欲據有。甚雨晚來晴,循檐厭黃口。巴水亦能大,一暮沒堤柳。落照滿漲川,歸云翼山岫。
人生邂后如岐路,南北東西忽離聚。淵明本賦歸去來,保社乃今隨所寓。讀書不雜囂塵聲,好在園林最幽處。朱橋跨出林陰外,一水繞庭將綠護。
翩然歸去兩芒鞋,朱子書堂小學齋。好向四書尋骨髓,敢辭五嶺役筋骸。晦傳可是終無愧,遁筮誰知晚□佳。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時豈不有吾儕。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顧肯易戎服,屑為游徼官。未喜弓力武,尚愛虀鹽酸。紫面頰骨聳,赤心膽氣完。
暖碧覆晴殷,依依近朱欄。異類偶相合,勁節何能安。同地盡妖艷,無地容檀欒。移根既不可,潔心誠為難。外貌任春色,中心期歲寒。正聲尚可聽,誰是憐倫官。
西李風流遠,中朝族望幽。寵榮三學士,試守六藩侯。不見登時棟,還驚失夜舟。平生喜名理,一致視浮休。
儒雅名公子,承平輔相孫。臺儀尊右轄,世職重高門。富貴今如夢,便蕃歿有恩。邇英前席地,無復進嘉言。
歲晚轘轅道,神歸嵩少原。百年封域廣,三品葬儀尊。笳吹迎風急,帷裳蔽日昏。洛人應墮淚,幾世見銘旛。
京國重陽冊府家,正披墳史獵菁華。思飄昔日龍山帽,阻看殘秋上苑花。悵惜歲華霜染鬢,滯留歸思角生車。自憐高閣窮年業,青簡刊讎未有涯。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特起來南國,登庸歷宰卿。立朝弦載直,遇物稱如平。一夢榮華盡,千年封禭成。秋風暮江起,凄咽逝波聲。
星墜寢門夕,鵩來州舍辰。人悲喪遺愛,帝夢失良臣。勛業經綸遠,文章氣燄新。歿猶榮故里,宸筆鏤堅珉。
蚤歷平津館,嘗蒙鮑叔知。笑言忘位貌,論議切箴規。豈悟三秋別,遂成隔世期。英風今已矣,遺恨滿江湄。
分手三年不易逢,一觴淮海酹西風。書生君獨憂當世,末路人誰識此翁。故國青山愁夜鶴,孤舟白發映秋蓬。歸歟束縛公車疏,努力豚蹄祝歲豐。
壁字塵埃四十年,滿堂還喜會群賢。是非不用論今昨,禮樂從知有后先。酒外山川如動色,詩成金石迭相宣。分陽令尹強人意,鄉飲彬彬更可傳。
昔年曾嘆小差池,官帶榮名自有時。二火并光君有漸,一茅覆屋兩相宜。心田自樂緣知足,世路無求亦少思。好是一丘藏曲拍,也無鄰里共追隨。
前代風流顏太師,英風烈烈動朝儀。危身已著當時節,正筆猶開百世疑。兒作此書真識路,翁因憶汝念臨岐。殷勤莫改平原腳,慶及門閭會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