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孤照處的詩詞(255首)

    201 《寄黎眉州》 宋·蘇軾

    膠西高處望西川,應在孤云落照邊。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
    治經方笑《春秋》學,好士今無六一賢。
    (君以《春秋》受知于歐陽文忠公,公自號六一居士。
    )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

    202 《次韻僧潛見贈》 宋·蘇軾

    道人胸中水鏡清,萬象起滅無逃形。
    獨依古寺種秋菊,要伴騷人餐落英。
    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
    閉門坐穴一禪榻,頭上歲月空崢嶸。

    203 《郭熙秋山平遠二首》 宋·蘇軾

    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
    此間有句無人見,送與襄陽孟浩然。
    木落騷人已怨秋,不堪平遠發詩愁。
    要看萬壑爭流處,他日終煩顧虎頭。

    204 《贈莘老七絕》 宋·蘇軾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205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 宋·蘇軾

    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慈顏如春風,不見桃李實。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豈先知,戰戰常惜日。

    206 《梅》 宋·戴復古

    孤標粲粲壓群葩,獨占春風管歲華。
    幾樹參差江上路,數枝裝點野人家。
    冰池照影何須月,雪岸聞香不見花。
    絕似林間隱君子,自從幽處作生涯。

    207 《村夜》 宋·陸游

    入春雨雪無休日,雨止猶陰未快晴。
    萬竅怒號風不定,半輪斜照月微明。
    百年辛苦農桑業,五處暌離父子情。
    但得平安已為幸,孤燈殘火過三更。

    208 《賴牟鎮早行》 宋·陸游

    孤燈照影聽初雞,攬轡情懷倍慘凄。
    雪作未成云意鬧,茅荒無際客魂迷。
    觸寒手指藏猶裂,畏嶮圖書棄不攜。
    老去有文無賣處,等閑題遍蜀東西。

    209 《感秋五首》 宋·楊萬里

    秋曉寒可忍,秋夕永難度。
    青燈照書冊,兩眼如隔霧。
    掩卷卻孤坐,塊然與誰語。
    倒臥臥不得,起行行無處。

    210 《瓶中梅花長句》 宋·楊萬里

    幽人蠶作月滿階,月隨幽人登舫齋。
    推門欲開猶未開,猛香排門撲我懷。
    徑從鼻孔上灌頂,拂拂吹盡發底埃。
    恍然墮我眾香國,欲問何祥無處覓。

    211 《次韻及禪師懷王水曹》 明·高啟

    千峰一寺遠,云滿跏趺處。
    無客伴孤禪,懸燈照深樹。

    212 《五老峰》 宋·王禹偁

    矗矗拂星榆,崢嶸與眾殊。
    精靈奔昂宿,神異載河圖。
    捧日光先及,參天禮不趣。
    綠蘿供組綬,清籟獻笙竽。

    213 《范漕季克云坡》 宋·洪咨夔

    西來一鶴山澤臞,春風六轡閑且都。
    公余鏡月晝陰寂,睡起手校群芳圖。
    海棠酣透燕王邸,豹血深染重氍毹。
    昌南別派更奇絕,豐容靚飾香生膚。

    214 《漳南十詠·東郊》 宋·蔡襄

    苒惹晴云釀雨時,東城無處不芳菲。
    斜坡草短孤麛臥,平垅麥深雙雉飛。
    照塢亂花驚客眼,罥空輕絮點郎衣。
    年來意氣多覊束,無復長楸帶酒歸。

    215 《至和雜書五首·八月二日》 宋·蔡襄

    濃云瞥過雙鳳飛,清顏照射朝日輝。
    畫船南畔煙成陣,鮮荷掩護仙銖衣。
    凝魂杳眇不知處,酒醺香破驚新知。
    一聲入耳醉人骨,天容牢落星點稀。

    216 《經錢塘故宮》 宋·蔡襄

    廢苑蕪城裹故宮,行人苑外問秋風。
    當時歌舞何年盡,此意古今無處窮。
    往事蕭條隨改葉,客情迢遞寄孤鴻。
    扁般欲去更回首,寒樹蒼蒼夕照東。

    217 《送壽師新加命服后歸蜀》 宋·魏野

    日照孤云作彩霞,帝鄉風送去天涯。
    野人遙望歸何處,萬里峨嵋便是家。

    218 《送趙任卿蕪湖丞》 宋·韓元吉

    青山照濡須,江駛不可渡。
    當年黃須兒,跨馬識其處。
    奸雄有遺跡,草木尚西顧。
    孤城千家邑,政爾橫故戍。

    219 《晚泊桃源驛奉懷幕府諸公》 宋·黃公度

    鞍馬泊孤亭,人煙接古城。
    半村留晚照,萬壑送秋聲。
    風月思玄度,文章愧長卿。
    桃源何處在,山驛至今名。

    220 《和王覺民梅花詩》 宋·王之道

    梅花似是東君客,漏洩春風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雙泉,應為孤根借泉脈。
    先生狂得次公醒,詩思藹藹飄晴云。
    為憐老拙有舊分,俾預勝賞沾清芬。

    * 關于孤照處的詩詞 描寫孤照處的詩詞 帶有孤照處的詩詞 包含孤照處的古詩詞(2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