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孤愁的詩詞(1908首)

    121 《閨怨二首》 唐·沈如筠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隴底嗟長別,流襟一動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122 《詠云》 唐·李邕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
    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
    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
    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123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春天寫花月亮思念樂府

    124 《春日留別》 唐·孫逖

    春路逶迤花柳前,孤舟晚泊就人煙。
    東山白云不可見,西陵江月夜娟娟。
    春江夜盡潮聲度,征帆遙從此中去。
    越國山川看漸無,可憐愁思江南樹。

    125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唐·王維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踏紅蓮。

    126 《過沈居士山居哭之》 唐·王維

    楊朱來此哭,桑扈返于真。
    獨自成千古,依然舊四鄰。
    閑檐喧鳥鵲,故榻滿埃塵。
    曙月孤鶯囀,空山五柳春。

    127 《送韋評事》 唐·王維

    欲逐將軍取右賢,沙場走馬向居延。
    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城落日邊。

    128 《游悟真寺》 唐·王縉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蹈紅蓮。

    129 《送劉高郵棁使入都》 唐·祖詠

    常聞積歸思,昨夜又兼秋。
    鄉路京華遠,王程江水流。
    吳歌喧兩岸,楚客醉孤舟。
    漸覺潮初上,凄然多暮愁。

    130 《臨別送張諲入蜀》 唐·李頎

    出門便為客,惘然悲徒御。
    四海維一身,茫茫欲何去。
    經山復歷水,百恨將千慮。
    劍閣望梁州,是君斷腸處。

    131 《臨江亭五詠》 唐·儲光羲

    晉家南作帝,京鎮北為關。
    江水中分地,城樓下帶山。
    金陵事已往,青蓋理無還。
    落日空亭上,愁看龍尾灣。

    132 《寒夜江口泊舟》 唐·儲光羲

    寒潮信未起,出浦纜孤舟。
    一夜苦風浪,自然增旅愁。
    吳山遲海月,楚火照江流。
    欲有知音者,異鄉誰可求。

    133 《從軍行二首》 唐·王昌齡

    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
    平沙萬里馀,飛鳥宿何處。
    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

    邊塞感傷思歸組詩

    134 《送李擢游江東》 唐·王昌齡

    清洛日夜漲,微風引孤舟。
    離腸便千里,遠夢生江樓。
    楚國橙橘暗,吳門煙雨愁。
    東南具今古,歸望山云秋。

    135 《從軍行七首》 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獨上 一作:獨坐)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邊塞敘事抒情思念

    136 《送人歸江夏》 唐·王昌齡

    寒江綠水楚云深,莫道離憂遷遠心。
    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將孤月夢中尋。

    137 《盧溪主人》 唐·王昌齡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138 《古意三首》 唐·常建

    二妃方訪舜,萬里南方懸。
    遠道隔江漢,孤舟無歲年。
    不知蒼梧處,氣盡呼青天。
    愁淚變楚竹,蛾眉喪湘川。

    139 《江行》 唐·常建

    平湖四無際,此夜泛孤舟。
    明月異方意,吳歌令客愁。
    鄉園碧云外,兄弟淥江頭。
    萬里無歸信,傷心看斗牛。

    140 《從軍行》 唐·杜頠

    秋草馬蹄輕,角弓持弦急。
    去為龍城候,正值胡兵襲。
    軍氣橫大荒,戰酣日將入。
    長風金鼓動,白露鐵衣濕。

    * 關于孤愁的詩詞 描寫孤愁的詩詞 帶有孤愁的詩詞 包含孤愁的古詩詞(19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