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孝家的詩詞(481首)
421
《送陳智叔舍人赴召》 宋·陳藻
紫袍入手閏兩周,黃紙除書作郡侯。
后薪莫訝還居上,巨魚直是能吞舟。
蕭何乃知天下信,魯人只道東家丘。
到了公評難嫉忌,遠皆敬服近何尤。
423
《荊□范侍郎挽詞三首》 宋·項安世
功畏人知不遣聞,雙雙榮國孝曾孫。
果州汲綆無遺力,荊府調胹有德言。
此日美人俱厭代,何時病士得開門。
西風一掬涪翁淚,滴向公家兩郁尊。
424
《過陽羅洑》 宋·項安世
陽羅洑外黃陂路,灄口湖邊孝感河。
鉦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
家家戶外無驚犬,日日轅門有凱歌。
端藉圣朝威德厚,亦煩諸將戰功多。
426
《寒食行》 宋·張嵲
寒食由來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兩京道上松柏多,盡是王公大家冢。
伊莫年年當此時,鈿車寶馬相追隨。
紛紛錦樹滿原野,暖風遲日爭光輝。
428
《喜義莊成》 宋·葉茵
以義名莊遺后昆,隱然文正典刑存。
當知疏遠諸親族,同是高曾下子孫。
先世家風傳不墜,廢祠香爐喜重溫。
更能培植詩書種,忠孝他年萃一門。
431
《挽孫少卿四首》 宋·陳淳
厚德天鐘有異資,反身尤謹事操持。
儉勤忠孝傳家訓,直諒忱恂獲上知。
正色嫉邪嚴莫犯,高標立懦屹難移。
睪如香坂孤峰下,千載唯存篤行碑。
432
《挽楊料院二首》 宋·陳淳
早識淵源正,從師事切磨。
天姿純不颣,世俗淡無波。
廬墓誠於孝,刑家儉以和。
自應仁者壽,命也奈之何。
433
《挽外舅》 宋·陳宓
孝友生來閭里推,外家雙闕蚤知師。
歷官惠愛今龔遂,律己廉隅古伯夷。
四郡聲稱如昨日,十年閑退未衰時。
老成德望嗟難繼,笳鼓原頭淚滿頤。
434
《挽楊尚書》 宋·陳宓
子云新著述,伯起舊家聲。
孝友全天賦,文章與性成。
平津期究業,疏傅已傳名。
獨恨門闌士,無因泣絳旍。
435
《歷代傳授歌》 宋·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專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438
《癸未老人生旦》 宋·陳文蔚
昔人端為祈黃耇,再拜殷勤扶大斗。
吾翁今年九十一,兒從兩歲貧無酒。
趨庭何以祝彌誕,盈把菊花空在手。
嗅香嚼蕊當甘旨,翁說怡然如適口。
440
《贈綦大將軍》 宋·方回
先皇玉帶親解賜,加侑金錢千百億。
登時筑壇拜大將,隨意委禽聘賢室。
前茅出鎮萬貔貅,東南五湖天半壁。
鳳凰山下忽相逢,我舊聞名今面識。
* 關于孝家的詩詞 描寫孝家的詩詞 帶有孝家的詩詞 包含孝家的古詩詞(4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