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有宋雙重華,兩圣一心民一家。綠針剌水農事起,重華愁早從此始。黃云登場萬寶秋,重華對天失卻愁。二十八年臨玉座,太半光陰愁里過。
杯霞三釂客顏{拖扌換酉},明日離魂伴玉珂。我為有人輕狗曲,同居不敢唱驪歌。
皎皎連城璧,實惟天地珍。足傷曾不售,寶氣終氤氳。山川媚余秀,星斗攬奇氛。終然不可掩,三浴祓埃塵。
紛紛名利場,向背不知丑。翟公書其門,客態自如舊。勢去競詆沮,有余丐升斗。高賢少畦畛,小子多狀候。
天寒書殿曉班清,氣爽仙盤瑞露零。講罷群公佩聲散,一竿宮日轉槐庭。
聯翩右史直西垣,舊墨螭頭點未干。自是退之平昔事,可須慚著進賢冠。
冠佩煌煌拱北辰,道人風骨自軒軒。茯苓松下龜黿老,須乞靈丹一粒吞。
恭默誰聆金玉音,陶甄萬物付無心。君王好學真天意,憂國論思不厭深。
初來淮陽春已晚,下里數楹聊寢飯。此邦花時人若狂,我初稅駕游獨懶。任王二君真解事,來致兩盤紅紫爛。天姝國艷照蔀屋,持供佛像安敢慢。
維王調玉燭,時夏雨我田。壁掛蒼龍骨,溜渠故濺濺。三推勸根本,百谷收皂堅。官司極齋明,崇丘見升煙。
廣文賓退下簾重,涼氣微生筆硯中。不得朱弦寫流水,綠槐陰合鳥呼風。
山阿有人著薜荔,庭下縛虎眠莓苔。手磨心語知許事,曾見漢唐池館來。
清泉數斛關幽事,生見鏡中魚往來。浮萍蝕盡秋月面,霜為一磨如匣開。
吳兒心著吳山深,滿目終南不開慰。有時蟬蛻書幾邊,夢到五湖千里外。
墻根新冽寒泉眼,風廊一股來泠泠。燈花夜半知我喜,恰是舊山穿石聲。
筍隨人意疏處生,清風如歸自來去。雖然不與俗子期,陰過鄰家亦銷暑。
有底春風能好事,解持刀尺翦青天。知君新得草書法,旋卷碧云供小牋。
榻前鼓吹蛙一部,榻上古木吟風雨。客來相倚竹根眠,免令不解陳登去。
一屏一榻無俗塵,左置枯桐右開易。重門不閉誰往還,明月清風是相識。
鄰家爭插紅紫歸,詩人獨行齅芳草。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