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子真谷的詩詞(302首)

    21 《次韻子瞻減降諸縣囚徒事畢登覽》 宋·蘇轍

    山川足清曠,阛阓巧拘囚。
    安得纖阿御,同為穆滿游。
    遙知因渙汗,遠出散幽憂。
    原隰繁分繡,村墟盡小侯。

    22 《李隱卿名谷與青城劉翁同舟至蘭溪卿大夫修生》 宋·蘇籀

    白公枉識郭虛舟,劉李飛符袒劍裘。
    興軼壺中身混世,氣酣酒晨意橫秋。
    運調朱鳳啄白石,耕蒔金錢掣牯牛。
    赤子返真標指妙,阿伽陀藥青言不。

    23 《贈別石首尉胡廷直》 宋·曾豐

    士之所忌忌無末,吾已與交不輕絕。
    士之所貴貴有初,吾未與交不輕結。
    歲在戊申五月間,中都始識胡廷直。
    經史子集蟠屈胸,甲兵錢谷瀾翻舌。

    24 《翠微堂》 宋·李處權

    我讀醉翁文,想當筆如椽。
    東坡獨知翁,謂今為飛仙。
    偉明后來秀,文亦星斗懸。
    一旦辭世紛,歸巢月輪邊。

    25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面瘦頰凸,眉棱眼深。
    默亡所住,妙在而今。
    鱗潛寒水,鶴夢月林。
    應聲應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觀世音。

    26 《次韻受益再題荊浩山水圖當是洪谷子自寫所居》 宋·方回

    太行荊浩之鄉里,佳處立參仍坐倚。
    崖樹澗石皆寫真,想見今毫吮沁水。
    當年自號洪谷子,畫成署名細如蟻。
    此豈自圖其所居,屋上峰巒插天起。

    27 《跋山谷書范滂傳帖》 宋·俞疇

    貂珰群雛擅天綱,手驅名流入鉤黨。
    屯云蔽日日光無,卯金神器春冰上。
    汝南節士居危邦,志劃蕭艾扶蘭芳。
    致君生不逮堯舜,死合夷齊俱首陽。

    28 《為合密府判題趙子昂大字蘭亭》 宋·方回

    神奇變化莫若龍,屈蟠可藏螺谷中。
    一聲霹靂起頭角,金鱗萬丈橫蒼空。
    右軍禊帖不盈咫,善臨摹者子趙子。
    一觴一詠十九之,方如帶玉滿疋紙。

    29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30 《青門引 題古陽關 靜齊至正直記卷一》 宋·無名氏

    憑雁書遲,化蝶夢速,家遙夜永,翻然已到。
    稚子歡呼,細君迎迓,拭去故袍塵帽。
    問我假使萬里封侯,何如歸早。
    歸運且宜斟酌,富貴功名,造求非道。

    31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32 《寄荊娘寫真》 唐·李涉

    章華臺南莎草齊,長河柳色連金堤。
    青樓曈曨曙光蚤,梨花滿巷鶯新啼。
    章臺玉顏年十六,小來能唱西梁曲。

    33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34 《筼筜谷》 宋·曾興宗

    渭川千畝竹,可比萬戶侯。
    我有筼筜谷,此豈為食謀。
    南山與北山,清絕真勝游。
    飛泉助蕭爽,怪石添清幽。

    35 《胡子坑(屬大鄣)》 明·舒頔

    兩儀未判眹不平,巨凸突兀潛幽靈。
    毓秀朵奇挺峭拔,攢峰列壑爭伶俜。
    枯槎著蘚半身碧,老石迸土千螺青。
    天凈森铓列畫戟,云開大嶂橫青屏。

    36 《曉度黃葉嶺東谷懷寄金陵王居士閑叟》 宋·賀鑄

    陰谷不寓暑,風松朝露零。
    乳溪逗綠筱,琴筑聲泠泠。
    老石漬金碧,窅然沈列星。
    酌此石上泉,餌彼松下苓。

    37 《送梁伯隆歸丹谷舊隱》 宋·李昴英

    昔人入山訪隱君,每恨見山不見人。
    子持畫圖走踆踆,人雖可即山非真。
    自言谷中萬修筠,泉鳴琮琤石嶙峋。
    誰甘混跡麋鹿群,雅意遠游闊見聞。

    38 《騎牛歌題厲歸真騎牛圖》 宋·舒岳祥

    人騎馬,我騎牛。
    騎馬行大道,青絲為轡金絡頭。
    胡衣北笠見者走,揚鞭拽顧矜朋儔。
    騎牛入山谷,不羈不勒無拘束。

    39 《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 宋·蘇軾

    西方真人誰所見,衣被七寶従雙狻。
    當時修道頗辛苦,柏生兩肘烏巢肩。
    初如濛濛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
    道成一旦就空滅,奔會四海悲人天。

    40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宋·歐陽修

    寒雞號荒林,山壁月倒掛。
    披衣起視夜,攬轡念行邁。
    我來夏云初,素節今已屆。
    高河瀉長空,勢落九州外。

    * 關于子真谷的詩詞 描寫子真谷的詩詞 帶有子真谷的詩詞 包含子真谷的古詩詞(3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