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根初掘出巖隈,赤腳殷勤手自栽。翠葉未成官秩滿,清陰別待主人來。階墀好養今朝操,梁棟須歸異日材。猶勝夭桃情意薄,劉郎去后始花開。
短短菰蒲洲,陰陰葭菼陂。有斐嘉芙蓉,雙蒂媚漣漪。如龍舒兩娥,如沅湘二妃。豈伊玉池種,而乃生污泥。
久聞韶鴨有靈蹤,首尾俱輕快御風。公獨惠然持見贈,應知野性與余同。
興在江湖萬里間,洿池一曲豈能安。今朝來我西湖上,眼底陡驚天地寬。
湖光深處恣沉浮,未讓波間鷺與鷗。舊侶此時應羨汝,欲來相就苦無由。
朝朝兩兩下平沙,添得湖中景趣嘉。碧卵從今生育去,便堪裝點作漁家。
投跡山林不厭深,老來寧復計升沉。水禽得得來相伴,應識幽人一片主。
初來便自與人宜,相近相親自在飛。底事悠然無畏忌,也知老子久忘機。
雖是微禽亦美觀,豈無繒弋欲相干。不須更起高飛念,且向湖中戢羽翰。
我欲燃犀起蟄雷,漫夸海蘸氏錢灰。將軍不是池中物,也是區區餅餌來。
光堯三紀煥文章,寶閣岧嶤謹秘藏。寓直到君才第四,皇華禮樂遠增光。
望郎三度到長安,垂上青云作好官。暫向江東一澄按,卻歸徑著侍臣冠。
自說嵇康七不堪,上教持節向江南。江南父老應相賀,見說清明似晦庵。
殿廬宮燭對風簾,郎舍修篁共一檐。別日苦多良晤少,摻祛不耐雨纖纖。
德星天遣出淮濆,玉節光華委十分。可但籌邊專饋餉,直須曠土盡耕耘。向來我已慚無效,此去群當勉策勛。尚有龜山風浪惡,得無遺恨雁離群。
淮邊陳跡試重論,走遍西途落木村。依舊江山連北固,承平池館羨東園。中原入望堪垂涕,古汴無情尚有痕。歲漕東南六百萬,云何異域得游魂。
幕府江寧日,校書元佑時。堂堂公可作,岌岌我何衰。孰有入門冠,而淹管庫卑。用長宜顧問,誰與薦天墀。
江驛頻臨我,林園屢過公。只言成遂別,何意復來同。有用期思勉,無詩枉坐窮。舊聞京口酒,準擬醉孤蓬。
吾友周信道,坐思終死窮。眼中寧復有,地下亦難同。夢絕西州路,愁聞北固鴻。并游惟伯厚,還愧尺書通。
湖水冬猶壯,林煙晚更孤。荒涼詩莫狀,零落雁成圖。歷歷舊行路,蕭蕭新鬢須。不知造物意,投老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