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子囊的詩詞(756首)

    701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702 《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 宋·方回

    世上若無鐘子期,破琴勿為俗子嗤。
    人間亦有王昭君,奈何眾女嫉蛾眉。
    我粗能詩子能畫,筆力豈不山可移。
    希聲絕色識者少,妾婦嗃嗃仍嘻嘻。

    703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704 《題趙繼孫拙齋》 宋·方回

    曾顏得圣傳,何謂魯與愚。
    外察若不足,內朗實有余。
    擇樹鵲巢高,罥蟲蛛網虛。
    曲士挾小智,豈不雄里閭。

    705 《贈醫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宋·方回

    乃翁挾藝專淮鄉,使死者生危不亡。
    遠如扁鵲師長桑,又如近世龐安常。
    所交者誰龍虎驤,真李臨淮郭汾陽。
    軍門出入一藥囊,精兵十萬無金瘡。

    706 《示長兒存心》 宋·方回

    我家歙山下,不滿五頃田。
    捐棄已過半,豈不為子錢。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零落殆萬卷,荒涼余數椽。

    707 《贈云屋瑞上人》 宋·方回

    名緇今已絕,見汝忽驚神。
    昔日陪三衛,多年護九宸。
    漫從雞幘報,長與蠹編親。
    漢幄垂前箸,秦關痛只輪。

    708 《夢東坡先生》 宋·方回

    夜夢東坡公,分我龍腦香。
    玉指撮冰雪,佩之鞶帶囊。
    江湖衰老蹤,十度游尋陽。
    始入紫極宮。

    709 《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 宋·方回

    栗里淵明徑,榿林子美堂。
    亂離容不死,窮乏果何傷。
    紅粒炊{左禾右山}飯,青苔煮菜湯。
    甲兵才偃息,城市轉荒涼。

    710 《送歙尉牛寶臣》 宋·方回

    身騎瘦馬著練衣,能儉夜云俸入微。
    延禮老儒令子拜,束鈐蠻卒到村稀。
    向來髯漆今成雪,此去袍青合換緋。
    為報鄉鄰索南物,錦囊惟有好詩歸。

    711 《釋臨邛記方物戲作》 宋·方回

    昔人注爾雅,大儒以為誚。
    學詩貴多識,圣言厥有詔。
    下博梯上約,后進曷克劭。
    矧于點{左黑右南}間,懵弗省體要。

    712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713 《范文正公楷書昌黎伯夷頌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 宋·方回

    班固人表吾嘗疑,第一武王二伯夷。
    我謂伯夷可第一,武未盡善宜二之。
    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輔臣。
    韓為夷頌范為寫,三絕誰為什襲珍。

    714 《余生》 宋·方回

    余生如涸魚,斗水足可活。
    父子自相濡,不望江湖闊。
    使吾道當亨,時平己身達。
    運往年歲莫,滋厭耳根聒。
    與其強磬折,孰若謹囊括。
    心憐童稚饑,此事亦已末。

    715 《送雷公達觀赴召》 宋·郭印

    我觀靖康初,塵氛蒙帝闕。
    君臣失上著,社稷幾危絕。
    君時沉布衣,抗疏何悲切。
    言聽豺狼誅,狐貍肝膽裂。

    716 《再用前韻以謝諸公見答之什》 宋·郭印

    三賢富文詞,獻笑發其端。
    瓦礫換瓊瑤,光照窗幾寒。
    熒煌句中眼,真透祖師關。
    孺子或可教,傾倒無用慳。

    717 《寄德器二首》 宋·李處權

    客舍春寒數挽衣,云重雨濕不聞鼙。
    老妻未免負薪嘆,稚子何為索飯啼。
    南地好山青不斷,故園芳草綠應齊。
    胸中磈磊但塵土,慚愧錦囊兼玉溪。

    718 《次韻德基效歐陽體作雪詩禁體物之字兼送表臣》 宋·李處權

    枯腸服氣如壽龜,窮冬卻掃百不知。
    開門忽見雪滿地,縱橫浩蕩春正飛。
    入隙時欣點萬卷,仰檐不見霑吟髭。
    松林冥冥起薄霧,澗水活活生微澌。

    719 《題瑞松亭》 宋·李處權

    德積固有源,吉卜可無地。
    要知青囊術,詎盡黃壤計。
    翁族鼎七閩,籍甚月旦議。
    五車聞善訓,三遷見深意。

    720 《秉文薦對報罷赴任有詩示予遂和》 宋·李復

    廣文予所知,京國十年舊。
    出背錦囊歸,人嘲飯山瘦。
    去歲近臣薦,三接期在晝。
    孤鴻鎩翮久,高舉或可就。

    * 關于子囊的詩詞 描寫子囊的詩詞 帶有子囊的詩詞 包含子囊的古詩詞(7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