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學而窮,超然以詩鳴。雍容三百篇,一一韶與韺。挺特汜水詩,強梁與古爭。寂寥會隱篇,澹蕩遺心營。
若為錫爾類,不獨善其身。既念化家室,還思遺子孫。
何怙復何嘗,銜悲問彼蒼。蒼蒼不可問,重使我心傷。
花頭巡檢罵賊死,蓬道女兒騎虎號。安得邦人百世祀,巍巍忠孝配顏曹。
白云二十七,倒跨楊岐驢。相當子歲年,力挽千乘車。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廬。后來鑿空輩,一一人為徒。
孤舟十萬里,委命在危流。五葉芬芳后,神州法已秋。
脈來層嶂遠,影到片天清。洗硯云根起,歸瓢乳味盈。巖花蒙潤澤,水草見分明。已遂投簪志,何須起濯纓。
登高勝具何人有,重九佳名此日臨。老眼已昏空悵望,壯心猶在惜銷沉。天真呈露青山瘦,世故流離白發侵。漢水沈碑今出否,古來賢達共沾襟。
石生故人子,袖書遠相過。趨翔有父風,步闊冠峨峨。自言少也孤,奉親由江鄱。區區營甘旨,靡暇謀其他。
一徑修篁百畝深,倚天喬木更陰陰。紅塵萬事不到眼,好景四時長會心。穩著亭臺添遠趣,透開風朋自清音。使君晉宋家人物,消得間中此醉吟。
柳下嵇郎好在無,深居應得靜工夫。丹成便許隨雞犬,分定初知豢鶴鳧。癢處端能窺鳥爪,夢中不用斷龍胡。別來亦有閒忙事,日向黃家問酒壚。
轉徒廬陵邂逅間,青燈相照稔相看。那知文社春隨冷,未放交盟血便寒。腰強豈猶便斂板,手閒何不試彈冠。山巖倘久奇文塞,我辦工夫續子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