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子書的詩詞(310首)

    101 《過海得子由書》 宋·蘇軾

    經過廢來久,有弟忽相求。
    門外三竿日,江關一葉秋。
    蕭疏悲白發,漫浪散窮愁。
    世事江聲外,吾生幸且休。

    102 《書劉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宋·蘇軾

    家雞野騖同登俎,春蚓秋蛇總入奩。
    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簽。

    103 《蜀僧明操思歸書龍丘子壁》 宋·蘇軾

    久厭勞生能幾日,莫將歸思擾衰年。
    片云會得無心否,南北東西只一天。

    104 《王定國自彭城往南都,時子由在宋幕,求家書》 宋·蘇軾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無人霜月寒。
    淚盡粉箋書不得,憑君送與卯君看。

    105 《得曾子固書因寄》 宋·王安石

    始吾居揚日,重問每見及。
    云將自親側,萬里同講習。
    子行何舒舒,石望已汲汲。
    窮年夢東南,顏色不可挹。

    106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記為老夫書其文甚佳采記》 宋·戴復古

    細讀石屏記,臨風覺厚顏。
    如何一片石,欲比眾名山。
    浪跡江湖上,歸身巖壑間。
    漁樵爭半席,人笑老癡頑。

    107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記為老夫書其文甚佳采記》 宋·戴復古

    細讀石屏記,誠然愧我心。
    蘭蓀借芳馥,金石假聲音。
    俗子方騰謗,朋儔合獻箴。
    分為無用物,白發委山林。

    108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記為老夫書其文甚佳采記》 宋·戴復古

    細讀石屏記,尋幽到水涯。
    老人相問答,屬意在巖花。
    江海浮天闊,山林去國賒。
    草茅最深處,認作野人家。

    109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記為老夫書其文甚佳采記》 宋·戴復古

    細讀石屏記,堪嗟老病身。
    誰知饑欲死,曷取壽長貧。
    雪片豐年瑞,梅花臘月春。
    今朝一杯酒,誰道是生辰。

    110 《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記為老夫書其文甚佳采記》 宋·戴復古

    細讀石屏記,多君才思清。
    南山數峰碧,北斗七星明。
    風土鐘奇秀,文章到老成。
    待看黃鵠舉,唾手取功名。

    111 《代門生作立春書門貼子詩四首》 宋·范成大

    暖日黃金柳,光風白玉梅。
    門闌開壽域,人物滿春臺。

    112 《代門生作立春書門貼子詩四首》 宋·范成大

    有喜何須藥,無塵即是仙。
    壺中春日月,聊數八千年。

    113 《代門生作立春書門貼子詩四首》 宋·范成大

    草木沾云露,峰巒近壁奎。
    新春行樂處,南北共花溪。

    114 《代門生作立春書門貼子詩四首》 宋·范成大

    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剩周花甲子,多醉玉東西。

    115 《李子永赴溧水,過吳訪別,戲書送之》 宋·范成大

    萬壑斷流冰塞川,千巖森玉雪漫天。
    匆匆葉縣雙鳧舄,換卻山陰訪戴船。
    犯寒書劍出春蘿,風雪橋邊得句多。
    牒訴繽紛似煙海,梅花時節奈君何。

    116 《書樊子南游西山二記后》 宋·范成大

    仙山草木鎖卿云,不到花平不離塵。
    十丈牡丹如錦蓋,人間姚魏卻爭春。

    117 《予寓邑中與諸子講學巨山姪孫轉示初冬書事因》 宋·范成大

    霜風幾夕報初寒,蟋蟀歸來已四遷。
    舊物有氈眠軟暖,講堂逢鱓饋新鮮。
    功名久已遺清老,征戍何由及晚年。
    暴客更緣貧見外,時危身老亦悠悠。

    118 《江神子 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宋·辛棄疾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云遮。
    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
    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些。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
    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
    白發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119 《第四子學春秋發憤不輟書以勉之》 宋·辛棄疾

    春雨晝連夜,春江冷欲冰。
    清愁殊浩蕩,莫景劇飛騰。
    身是歸休客,心如入定僧。
    西園曾到不,要學仲舒能。

    120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宦途至老無余俸,貧悴還如筮仕初。
    賴有一籌勝富貴,小兒讀遍舊藏書。

    * 關于子書的詩詞 描寫子書的詩詞 帶有子書的詩詞 包含子書的古詩詞(3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