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嗜吟如嗜蜜,諸公奇之有奇質。學荒志曠不自量,躐登將壇多所嫉。薄游六朝廢興處,遠慨疆場分離日。江草江花幻縝密,下字如縛禪家律。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自古蛾眉嫉者多,須防按劍向隨和。此身更似滄浪水,聽取當年孺子歌。
彈鋏悲歌莫浪嗟,筆耕心織是生涯。區區子豈癡摹虎,事事吾猶錯畫蛇。不分縮頭幾類鱉,苦嫌怒目幾遭蛙。憑君試讀山君傳,鶴豈能言為嫉邪。
飯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支藜強窺園,試此雙不借。逐勝思秋初,曾命廬山駕。飛瀑醒心眼,流派從空下。
鄭公瑚璉器,華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嶷然大賢后,復見秀骨清。開口取將相,小心事友生。
惠師浮屠者,乃是不羈人。十五愛山水,超然謝朋親。脫冠剪頭發,飛步遺蹤塵。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靈珠產無種,彩云出無根。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至麗物難掩,遽選入君門。獨美眾所嫉,終棄出塞垣。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