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婆心的詩詞(253首)

    201 《主簿昨示喜雨之作末章用李文饒故事非所敢聞》 宋·虞儔

    朝來一穗看爐煙,遽挽銀河下九天。
    東海不冤私自幸,南陽高臥且隨緣。
    佳名德雨聞前代,尺字商霖證昔年。
    老子婆婆那辨此,兩翁心印有人傳。

    202 《林治中鄭廣文以詩來遣魯酒報聘拙語輔行》 宋·鄭清之

    長公本喜飲,半入野入腹。
    南洲春夢婆,亦復開醉目。
    尚想晉流麗,鱉飲更升木。
    興來索老兵,誰謂酌可獨。

    203 《甲午歲除即事二首初聘召之命末章感遇述懷》 宋·程公許

    乞州如斗苦難諧,遣戍蓬婆也自佳。
    嚴詔自天疑過誤,虛心造物與安排。
    轒輼猶未空三輔,鼙鼓何當靜兩淮。
    經世無才羞汲引,寸丹咫是堯階。

    204 《聞韓正倫檢正掛冠感嘆故交悵然久之偶成三首》 宋·岳珂

    駕軺老子久婆娑,坐聽笙歌擁綺羅。
    十里西涼憶如意,百年南國比流梭。
    吞聲有恨哀蒲柳,紀節無人廢蓼莪。
    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燈頻問夜如何。

    205 《望樊口懷陶士行溫太真二首》 宋·岳珂

    昔年老子恨婆娑,未付其如印傳何。
    吳苑關心春日少,湘江回首暮云多。
    可無司馬親封鑰,自是將軍老枕戈。
    我亦新來了官事,正輸一舸弄煙波。

    206 《長江二首》 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207 《賦趙守接竹引巖泉》 宋·陽枋

    冰絲實瑟無膠柱,事省庭空引泉注。
    為有心隨水色清,從教竹傍山腰去。
    循除虢虢潺湲,華襟湛徹生靈根。
    縱使婆深池自滿,尚嫌鯉躍圓荷翻。

    208 《仲宣樓落成和吳深源制參韻》 宋·李曾伯

    巍樓聳立千仞壁,熊楚奇觀此其一。
    蒼龍夭矯出一頭,下瞰七澤乾坤浮。
    平遠獻狀呈幾席,氣勢彈壓東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閱曹劉幾成敗。

    209 《次韻弟茝醉中示弟觀二首·自道》 宋·陳著

    六十家婆八十翁,此心無事便融融。
    肉香韭甲磁盆內,蝶夢梅花紙帳中。
    自有乾坤無俯仰,誰知否泰是窮通。
    出門一笑春風闊,孤鶴橫天忽自東。

    210 《丁丑五月六日醵飲茂林偶成》 宋·陳著

    夾路松杉護午陰,南風吹透樹中心。
    一聲婆餅焦何處,妙法蓮花此妙音。

    211 《感興》 宋·何夢桂

    坐斷乾坤老一窩,修篁翠袖自婆娑。
    半生夢覺青山在,萬世期長白日過。
    云影對人閒里好,禽聲入耳靜邊多。
    舞雩不是真狂者,樂上心來可奈何。

    212 《歸來》 宋·黎廷瑞

    曾奏明光忝末科,青山回首已霜荷。
    偷生甚媿秋胡婦,拊事總成春夢婆。
    早慕功名成事少,晚談空妙得心多。
    斜陽一曲歸牛背,笑殺南山白石歌。

    213 《同齊節初游吳園登四時佳興樓有懷張史君》 宋·黎廷瑞

    澹澹池中華,離離池上樹。
    緬懷龍山翁,婆娑此成趣。
    相招桃源舟,蹇予莫能赴。
    翁今為飛仙,乘云還帝所。

    214 《兩鶴》 宋·王炎

    仙家墮下兩麒麟,寄食庭除未易馴。
    正為白頭違世路,要須丹頂伴閒身。
    高飛橫絕心雖在,短舞婆娑意亦真。
    同返故山依憲帳,莫思三島十洲春。

    215 《耍蛾兒》 元·王哲

    不會修行空養肚。
    腎肺心肝脾祖。
    五團臭肉怎為主。
    先把黃婆咄去。
    趕退青龍兼白虎。
    不用嬰兒姹女。
    諸公要覓長生路。
    別有一般門戶。

    216 《滿庭芳 贈宋何二先生》 元·馬鈺

    舍家學道,爭奈心魔。
    心中憎愛尤多。
    心意如猿如馬,如走如梭。
    心生塵情競起,縱頑心、不肯消磨。

    217 《姚源憶故人》 元·馬鈺

    悟來頓覺從前錯。
    怎敢起心生惡。
    斡運蓬萊銀廓。
    個內如抬掇。
    無中嬰姹憑媒妁。
    須用黃婆為謔。
    和會出離瓊槨。
    天上長安樂。

    218 《木蘭花慢 河內人焦其氏得作樂器,僅容一握》 元·王惲

    舞,周旋踮曲盡音節,昔人未之見也。
    座間承待制翰學命不肖以樂府木蘭花慢歌之,因狀其名,曰鳴鳳雙棲曲愛雙鳴棲鳳,趁舞袖,共婆娑。
    恨疊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壯何多。
    金泥小檀花面,盡凄清、翻盡雪兒歌。

    219 《木蘭花慢 武邑縣王楫善居室,母俎氏出隆平》 元·王惲

    精彩如五六十人。
    教授馬君向予方以善俗任責楫之孝養致樂,實有關於風化者,故作是詞以付,俾來者庶有所勸焉爛云衢彩婺,和曉月,滿庭闈。
    正梅粉香飄,林梢紫動,淑景初遲。
    觀津盛傳王氏,道孝心、重見老萊衣。

    220 《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 元·王惲

    南衙,予始相識。
    時初夏桐陰滿庭,故有南衙清書之句少日竹林游,鳳麟飛走。
    一段江山最英秀。
    南衙傾蓋,滿院桐陰清書。

    * 關于婆心的詩詞 描寫婆心的詩詞 帶有婆心的詩詞 包含婆心的古詩詞(2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