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威聲的詩詞(543首)

    241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42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4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44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245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246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廣東憲十絕》 宋·黃公度

    遐陬赤子困侵牟,跳弄潢池今幾秋。
    從此聲威憺強梗,自然戈戟變鋤耰。

    247 《滿江紅 送李景山使交趾》 元·姚燧

    六韶江山,十年厭、*舟還轍。
    但只有、日南遐域,未嘗持節。
    八月秋風來朔漠,燕然已沒鞍韉雪。
    料此時、銅柱瘴云收,無炎熱。

    248 《過陰山和人韻》 元·耶律楚材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傾松風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249 《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 明·李夢陽

    憶昔蕤賓初,皇疾輟臨仗。
    維日白氣亙,黑風復排踢。
    俄傳天柱折,忽若慈母喪。
    帝本堯舜姿,末履轉清伉。

    250 《甿入城行》 清·趙執信

    村甿終歲不入城,入城怕逢縣令行。
    行逢縣令猶自可,莫見當衙據案坐。
    但聞坐處已驚魂,何事喧轟來向村。
    鋃鐺杻械從青蓋,狼顧狐嗥怖殺人。

    251 《劍聯句》 宋·滕宗諒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
    蚩憂發靈機,干將構雄績。
    橐籥天地開,爐治陰陽闢。
    南帝輸火精,古皇降金液。

    252 《元夕》 宋·呂希純

    何處元霄好,迎鑾冊府西。
    簫聲云外起,扇影日邊低。
    秘禁威容肅,名流步武齊。
    舜瞳回左顧,真欲過金閨。

    253 《念奴嬌·暗黃著柳》 宋·連仲宣

    暗黃著柳,漸寒威收斂,日和風細。
    □□端門初錫宴,郁郁蔥蔥佳氣。
    太一行春,青藜照夜,夜色明如水。
    鰲山彩結,恍然移在平地。

    254 《次史德載韻示諸孫》 宋·牟巘

    我家無絳帳,貧賤人所棄。
    忽聞唔咿聲,老懷倍歡喜。
    比鄰亦驚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魚直,自謂骨不媚。

    255 《九鎖山十詠·鳴鳳洞》 宋·呂同老

    連峰路塸堮,幽洞摩蒼穹。
    石門松蘿隘。
    傴僂趨兒童。
    泠泠太古泉,環佩聲丁東。

    256 《九鎖山十詠·仙跡巖》 宋·呂同老

    嬴秦亂天綱,猛志凌海水。
    長驅萬山石,鞭策無遠邇。
    余威及茲地,夜半走百鬼。
    仙人惜靈宮,一怒俱披靡。

    257 《十月》 宋·葉巽齋

    維此十月,歲聿云暮。
    惟月之良,是謂盈數。
    陰極于坎,陽比于子。
    陰陽消長,否泰攸寓。

    258 《木蘭花慢·狀驪歌慷慨》 元·胡祗*

    狀驪歌慷慨,望天際,送君行。
    眇月窟張騫,雪山殷侑,虛擅英名。
    忠肝落落如鐵,要無窮渤*驅長鯨。
    笑指扶桑去路,等閑風浪誰驚。

    259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260 《白馬篇》 南北朝·孔稚珪

    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
    問是誰家子,宿衛羽林郎。
    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山虛弓響徹,地迥角聲長。

    * 關于威聲的詩詞 描寫威聲的詩詞 帶有威聲的詩詞 包含威聲的古詩詞(5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