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委國的詩詞(288首)
141
《題昌山圣姥廟》 宋·甘同叔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復嶺如奔馳。
行逢山斷水流處,閱城廟枕山之西。
我來落日在前嶺,摩挲一讀廬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余文字光陸離。
142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144
《送徐殿院回鄉》 宋·林霆龍
三十年來人委靡,如今勁節似秋橫。
三條鯁亮為時重,一葉翩翾去國輕。
莘老不還司諫職,廖公應顯出臺名。
遐沖尚賴精神折,未許林泉得隱聲。
146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50
《思劉改之》 宋·吳英父
襄陽劉子謫仙儔,揮斥塵寰卻寓游。
醉眼芒羊天地窄,吟魂凄蕩鬼神愁。
生來不帶封侯骨,老去從深活國謀。
旦暮風塵起河朔,未容埋沒委山丘。
151
《金陵懷古》 宋·袁太初
晉委東都帝秣陵,豈無機會可爭衡。
諸公坐視敵來往,一水反為國重輕。
北伐上章空有語,中流擊楫竟何成。
登臨不是多傷感,老卻胸中十萬兵。
153
《高文廟》 宋·趙汝譡
盛朝陵谷遠,遺廟林麓長。
美哉漢二君,百世常流光。
功高拯涂炭,德盛敦農桑。
興禮表儒化,授經恢士方。
154
《十月十一日作》 明·豐坊
去國已逾紀,玄節及茲臨。
修晷何電逝,壯懷終陸沉。
罍罍寒露結,戚戚悲風吟。
芳草委遙澤,驚鳥翔空林。
155
《題錢塘勝覽圖》 明·盧大雅
南渡衣冠委草萊,危亭高處海門開。
云霞都邑雄中國,月露軒窗逼上臺。
春夢已隨流水去,寒潮自領夕陽來。
小樓題畫因惆悵,豈獨昆明有劫灰。
156
《滕用亨諸篆體歌》 明·王行
維周大篆成史籀,宣圣傳經制蝌蚪。
總因倉頡見鳥跡,象形置書變來久。
李斯小篆類玉箸,鐘鼎魚蟲分眾手。
碧霄鸞鳳漫回翔,滄海蛟螭互蟠紐。
158
《長平》 明·謝肅
引軛方上牛,參旗正南舉。
行行堠路明,忽在長平聚。
踟躕念衰韓,不得守茲土。
嫁禍于趙國,移師與秦拒。
159
《侯大駕回》 明·薛蕙
西北收皇旅,東南歸帝京。
山驅八駿下,海泛六龍行。
后車環外區,前駟集神坰。
支兵聯四校,中堅屯九營。
16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 關于委國的詩詞 描寫委國的詩詞 帶有委國的詩詞 包含委國的古詩詞(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