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委東流的詩詞(167首)
122
《柳枝辭九首》 唐·成彥雄
輕籠小徑近誰家,玉馬追風翠影斜。
愛把長條惱公子,惹他頭上海棠花。
鵝黃剪出小花鈿,綴上芳枝色轉鮮。
飲散無人收拾得,月明階下伴秋千。
123
《恒岳晨望有懷》 唐·李夐
二儀均四序,五岳分九州。
靈造良難測,神功匪易酬。
恒山北臨岱,秀崿東跨幽。
澒洞鎮河朔,嵯峨冠嵩丘。
124
《渡江云(小石)》 宋·周邦彥
晴嵐低楚甸,暖回雁翼,陣勢起平沙。
驟驚春在眼,借問何時,委曲到山家。
涂香暈色,盛粉飾、爭作妍華。
千萬絲、陌頭楊柳,漸漸可藏鴉。
125
《水龍吟(重過舊隱)》 宋·蔡伸
畫橋流水桃溪路,別是壺中佳致。
南樓夜月,東窗疏雨,金蓮共醉。
人靜回廊,并肩攜手,玉芝香里。
念紫簫聲斷,巫陽夢覺,人何在、花空委。
126
《蝶戀花》 宋·倪稱
之側,他日將老焉。
植梅種竹,以委肖韓,故句尾及之,使知鄙意未嘗一日不在茲亭也
長羨東林山下路。
萬疊云山,流水從傾注。
127
《西河》 宋·陳允平
形勝地。
西陵往事重記。
溶溶王氣滿東南,英雄閑起。
鳳游何處古臺空,長江縹緲舞際。
128
《沁園春》 宋·劉將孫
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
后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騎迫,間逃入山,卒不免于驅掠。
行三日,經此橋,睹無聞二詞,以為特未見其苦,乃和于壁。
復云,觀者毋謂弄筆墨非好人家兒女,此詞雖俚,諒當近情,而首及權奸誤國。
129
《臨江仙(柳)》 宋·許庭
不見昭陽宮內柳,黃金齊捻輕柔。
東君昨夜到皇州。
玉階金井,無處不風流。
悵望翠華春欲暮,六宮都鎖春愁。
暖風吹動繡簾鉤。
飛花委地,時轉玉香球。
130
《鶯啼序》 宋·高似孫
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春之神也。
其詞凄惋,含意無窮。
略采其意,以度春曲。
青旂報春來了,玉鱗鱗風旎。
133
《臨江仙·不見昭陽宮內柳》 宋·許庭
不見昭陽宮內柳,黃金齊拈輕柔。
東君昨夜到皇州。
玉階金井,無處不風流。
悵望翠華春欲暮,六宮都鎖春愁。
暖風吹動繡簾鉤。
飛花委地,時轉玉香球。
135
《鄆州行寄友人》 明·歸有光
去年河溢徐房間,至今填閼之土高屋顛。
齊魯千里何蕭然,流冗紛紛滿道邊。
牽挽小車載家具,穴地野燒留處處。
丈夫好女乞丐不羞恥,五歲小兒皆能嫻跪起。
136
《寄陳子尚錄事》 明·胡翰
東甌有一士,周游吳楚間。
一歲一歸養,四十來作官。
人生貴得意,寄書忽長嘆。
芳蘭委蔓草,霜露復摧殘。
137
《詠史》 明·黃輝
吾憐東方生,辟世金馬門。
滑稽時若詭,委蛇體自真。
猥以龍變姿,而偶郭舍人。
竊酒戲萬乘,折簡調平津。
139
《送安南使還國應制》 明·王彝
帝德如天四海同,卉裳相率向華風。
稱藩特奉龍函表,偃武仍包虎韔弓。
貢自炎方歸域內,心先流水到江東。
路經日出知天大,城與山蟠見地雄。
140
《侯大駕回》 明·薛蕙
西北收皇旅,東南歸帝京。
山驅八駿下,海泛六龍行。
后車環外區,前駟集神坰。
支兵聯四校,中堅屯九營。
* 關于委東流的詩詞 描寫委東流的詩詞 帶有委東流的詩詞 包含委東流的古詩詞(1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