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姓李的詩詞(204首)
63
《答李先生》 宋·韓維
眾人張眼,我視明明。
眾人開口,我笑泠泠。
百姓不我知,我與同醉醒。
惟有北庵李家老,足智解語通人情。
65
《上李太傅》 宋·鄭獬
陳人嘗傳李太傅,云作太守來此州。
頃遭暴水拉堤出,設施畫略排橫流。
大偷嘗欲穴堤腹,掩之即日斷其頭。
至於小猾幸民禍,鉤羅姓名皆不留。
67
《送李才儒》 宋·李新
理官食木遙遙胄,一姓而今萬頃麻。
渾道婁公能耐事,惟余老子未通家。
行經閶闔云生足,歸到方壺雪弄花。
休丐一麾江海去,且扶堯日度清華。
68
《凝翠閣陪李梁溪次韻》 宋·鄧肅
欄前碧玉四圍寬,滿座清風文字歡。
霜氣襲人秋更爽,溪光耿月夜生寒。
登臨顧我那能賦,姓字從公遂不漫。
此景此時難再得,相思但把錦囊看。
70
《贈開元觀李法師》 宋·李石
射虎將軍須發白,老作三茅洞中客。
群仙呼去問姓名,謂是前時李八百。
天孫乞與云錦衣,白日化為仙鶴飛。
赤城山下百花市,賣符賣藥沽酒歸。
71
《呈李贛州四首》 宋·趙蕃
安否每難問,姓名今得通。
久憂埋積雪,大喜得春風。
與世故多識,如公能幾同。
既欣還有感,愁對海棠叢。
72
《呈李思永》 宋·趙蕃
往見劉夫子,得聞君姓名。
飄零方客路,邂逅若平生。
學要精微講,文須仔細評。
道林并岳麓,他日得經行。
73
《送李郛》 宋·葉適
蓋代才難看獨手,眾參聞見其來久。
流風莫盛元佑時,崛起誰當紹興后。
嗟君探討窮一生,心通文字難力爭。
雀啄雪籬閣筆坐,蟲吟露草繙書行。
75
《送李偉歸黃山》 宋·徐照
心和無白發,長帶一琴行。
幾路到君屋,數峰當郡城。
妻兒貧自樂,丹藥歲燒成。
未必圣明代,終令隱姓名。
76
《壽悅齋李先生》 宋·程公許
君不見溫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載書法巖。
又不見蜀公靜退不待耄,鐘律制成天一笑。
樂則行之憂則遠,出處無非圣之時。
一朝都人擁馬首,留相天子不得辭。
78
《送李尉興龍之海豐任》 宋·李昴英
書味無窮得屬厭,待瓜六載不辭淹。
乃心雅欲親諸老,初筮惟知守一簾。
毋縱彎弓獵雞犬,謹防暴客起魚鹽。
同鄉同姓鐘情處,酌別中秋吸玉蟾。
79
《李花二首》 宋·董嗣杲
宜繁宜遠九標新,花露能仙雨點頻。
傳姓老聃因指樹,過門方朔驗呼人。
葦綃縞月明偷夜,練帨當風靜撚春。
實薦冰盆傳種去,莫教鑽破核中仁。
* 關于姓李的詩詞 描寫姓李的詩詞 帶有姓李的詩詞 包含姓李的古詩詞(2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