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妙識的詩詞(543首)

    341 《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 宋·劉子翚

    老坡文中哮闞聲,凜凜常如對英峙。
    瑯然諷詠興凌云,瞠若追攀顙流泚。
    玉山妙唱久寂寥,可與言計有之子。
    裁箋遠餉風露新,坐我千尺黃山底。

    342 《明皇九馬圖》 宋·劉子翚

    書生兀兀園不窺,見馬豈辨騮與騅。
    開圖九駿立突兀,摸索知是真龍兒。
    奔雷蹴踏原里動,曳練慘錯風沙隨。
    華纓金絡豈不好,矯首奮迅那容羈。

    343 《老農》 宋·劉子翚

    山前有老農,給我薪水役。
    得錢徑沽酒,醉臥山日夕。
    忘形與之語,妙理時見益。
    志士多隱淪,欲言慚未識。

    344 《書齋十詠·界方》 宋·劉子翚

    抄書防縱逸,界墨作遮蘭。
    妙用誰能識,心端筆自端。

    345 《史佐才讀書堂》 宋·王之道

    我聞輪人扁,妙解書中義。
    當其聽讀書,默識圣人意。
    忽然釋椎鑿,有問發茲秘。
    雖云圣人語,糟粕豈精粹。

    346 《過秀野亭觀趙昌花》 宋·朱翌

    牡丹酴醾送春歸,南風亦復吹戎葵。
    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爭輝。
    此開彼落相背馳,安得坐隅皆見之。
    劍南老人來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347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348 《為丘彥良題牧谿〗和尚千雁圖》 明·劉基

    往時惠崇晝蘆雁,對之如在江湖游。
    只今此圖又精妙,中有千里瀟湘秋。
    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與凡夫儔。
    吳松江長具區闊,天目虎丘青一發。

    349 《題張夢晉半身美人圖》 明·唐寅

    誰將妙筆寫風流,寫到風流處便休。
    記得昔年曾識面,桃花深處短墻頭。

    350 《答原甫試墨見貽》 宋·韓維

    金壺道人丸法墨,持買都城人莫識。
    君先得之寫大句,光與日彩相吞蝕。
    句精墨妙氣怒豪,意欲斬鯨連巨鰲。
    鯨鰲天地兩微物,何足辱吾鉤與刀。

    351 《寄江仲嘉》 宋·吳則禮

    憶昨南宮戰,騫騰實妙年。
    操戈萬人廢,受鎧百城連。
    器敵南溟大,姿逾白璧堅。
    一官聊負弩,四部合磨鉛。

    352 《贈子發》 宋·吳則禮

    金銅仙人辭漢歌,近時作者嗟誰何。
    王侯之種合瑰詭,君復鼻高胸塊磊。
    著身丘壑謝幼輿,此事端憐卿輩無。
    口譚名理腳穿屐,手捉毛錐家四壁。

    353 《同李漢臣賦陳道人茶匕詩》 宋·吳則禮

    諸方妙手嗟誰何,舊聞江東卜頭陀。
    即今世上稱絕倫,只數錢塘陳道人。
    宣和日試龍焙香,獨以勝韻媚君王。
    平生底處虀鹽眼,飽識斕斑翰林碗。

    354 《贈元暉》 宋·吳則禮

    南宮先生晚為郎,學語小兒說元章。
    屋下架屋安足數,突過鐘王妙如許。
    平生韻語何處有,瀾翻舊識論詩口。
    不落鈐錘或自憎,舉似癡心妄想兒真敝帚。

    355 《清明后七日與客同為水東之游翌朝賦此》 宋·張栻

    平生山水癖,妙處只自知。
    夙約常寡味,邂逅愜心期。
    幅巾與藜杖,安步隨所之。
    朅來坐官府,頗覺此原違。

    356 《題五柳先生詩編年后二首》 宋·陳造

    邸報議麟經,卜書目羲易。
    曲學暫雺噎,日月豈終蝕。
    陶翁詩百篇,優造雅頌哉。
    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測。

    357 《次韻高殿撰題東山》 宋·陳造

    廬山佳處云英英,鶴歸誰識丁佐卿。
    東林遺址倏興廢,未害諸老傳清名。
    向來杖屨孰游歷,猿鳥近人鷗不驚。
    樂天本原只兜率,思邈不忘聽化城。

    358 《次韻解禹玉》 宋·陳造

    夫君官職雖西班,夫君不獨師孔顏。
    畫手人言逼曹{羈去馬換月},詩力自詭追子山。
    對客每游庖丁刃,得興笑解齊女環。
    般礴臝前筆未落,競病韻險思不慳。

    359 《次韻盛教授》 宋·陳造

    詞章有馀力,老色嘆侵尋。
    況苦漳濱臥,俄聆正始音。
    新篇驚間發,平處冠來今。
    修月無前手,凌云得此心。

    360 《次韻嚴文炳暫別歸吳門》 宋·陳造

    白駒縶維之,君乃再歲住。
    政如何蓧翁,雞黍止季路。
    得句推敲余,每肯向予吐。
    平生識丁字,頗亦指佳處。

    * 關于妙識的詩詞 描寫妙識的詩詞 帶有妙識的詩詞 包含妙識的古詩詞(5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