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妙論的詩詞(437首)
243
《送項平甫倅池陽》 宋·姜夔
項侯聲名天宇窄,與君俱是荊湖客。
向來相聞不相值,長安城中乃相識。
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
知君筆墨與性合,妙處突過蘇李前。
244
《答官仲儒》 宋·李呂
風俗去古遠,人偽日敗常。
故知取士法,時焉立紀綱。
設科發自漢,糊名始於唐。
前輩務實學,倡道賴歐陽。
245
《投壺》 宋·劉子翚
暇日賓月集,投壺雅戲同。
傍觀驚妙手,一失廢前功。
禮盛周垂憲,詞夸晉起戎。
區區論勝負,轉眼事還空。
246
《明皇九馬圖》 宋·劉子翚
書生兀兀園不窺,見馬豈辨騮與騅。
開圖九駿立突兀,摸索知是真龍兒。
奔雷蹴踏原里動,曳練慘錯風沙隨。
華纓金絡豈不好,矯首奮迅那容羈。
248
《和王覺民梅花詩》 宋·王之道
梅花似是東君客,漏洩春風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雙泉,應為孤根借泉脈。
先生狂得次公醒,詩思藹藹飄晴云。
為憐老拙有舊分,俾預勝賞沾清芬。
249
《和李似矩馬圖歌次韻》 宋·王之道
畫工妙處稱毛羽,我欲論功第先兔。
不知心手會天機,象管紛紛誰比數。
寥寥千載一曹霸,墨妙于今傳二怪。
龔生重馬輕尺璧,蔑視韓韋復何者。
250
《酬潘縣尉》 宋·王之道
堯明文采燦星宿,子全道義高金玉。
傷哉二子不可見,墓上悲風號拱木。
逢君論在友話偶及,令我吞聲為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遠寄錦囊詩一軸。
253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254
《程丞相生日》 宋·鄭獬
大昴光芒正,荊河氣象渾。
始知真相出,遂見本朝尊。
漢地汝陽國,程侯司馬孫。
精剛得金氣,深厚體乾元。
255
《泉上人畫牡丹》 宋·強至
芳樹不合生深堂,座上似已聞生香。
乃知丹青逼造化,獨有真假爭毫芒。
枝外霏微包雨露,筆跡淋漓濕縑素。
游蜂蛺蝶頻往來,今日經營知汝誤。
256
《春日送王明遠》 宋·強至
馬蹄乘興急離秦,輕雪初消塞外塵。
談笑暫來趨幕府,文章猶記從車茵。
雍雍妙畫平邊徼,袞袞清言服座人。
詩句不須論別意,臨岐探破故都春。
257
《寄江仲嘉》 宋·吳則禮
憶昨南宮戰,騫騰實妙年。
操戈萬人廢,受鎧百城連。
器敵南溟大,姿逾白璧堅。
一官聊負弩,四部合磨鉛。
258
《贈江貫道》 宋·吳則禮
即今海內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貫道。
孤峰疊巘真自奇,老樹滄波亦復好。
扶杖時來問麴生,戲捉毛錐吾絕全。
龍眠居士喚不應,世上從交韋偃少。
259
《贈子發》 宋·吳則禮
金銅仙人辭漢歌,近時作者嗟誰何。
王侯之種合瑰詭,君復鼻高胸塊磊。
著身丘壑謝幼輿,此事端憐卿輩無。
口譚名理腳穿屐,手捉毛錐家四壁。
* 關于妙論的詩詞 描寫妙論的詩詞 帶有妙論的詩詞 包含妙論的古詩詞(4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