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如露的詩詞(3234首)

    161 《雜曲歌辭·太平樂》 唐·白居易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
    圣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
    湛露浮堯酒,薰風起舜歌。
    愿同堯舜意,所樂在人和。

    162 《雜曲歌辭·拜新月》 唐·吉中孚妻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籠桂,虛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妝樓上,鸞鏡未安臺,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勝情,庭前風露清,月臨人自老,望月更長生。

    163 《雜曲歌辭·宮中樂》 唐·張仲素

    網戶交如綺,紗窗薄似煙。
    樂吹天上曲,人是月中仙。
    翠匣開寒鏡,珠釵掛步搖。
    妝成只畏曉,更漏促春宵。

    164 《雜曲歌辭·踏歌詞》 唐·謝偃

    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
    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
    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

    165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七月》 唐·李賀

    星依云渚冷,露滴盤中圓。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
    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
    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166 《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唐·鮑溶

    璿閨羽帳華燭陳,方士夜降夫人神。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將期環珮身。
    麗如三五月,可望難親近。

    重陽節飲酒抒情典故

    167 《雜歌謠辭·鄭櫻桃歌》 唐·李頎

    石季龍,僭天祿,擅雄豪,美人姓鄭名櫻桃。
    櫻桃美顏香且澤,娥娥侍寢專宮掖。
    后庭卷衣三萬人,翠眉清鏡不得親。

    168 《蘇小小歌/蘇小小墓》 唐·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古體懷人

    169 《早春桂林殿應詔》 唐·陳叔達

    金鋪照春色,玉律動年華。
    朱樓云似蓋,丹桂雪如花。
    水岸銜階轉,風條出柳斜。
    輕輿臨太液,湛露酌流霞。

    游仙同情人民生活

    170 《奉和秋日即目應制》 唐·許敬宗

    玉露交珠網,金風度綺錢。
    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
    辭燕歸寒海,來鴻出遠天。
    葉動羅帷飏,花映繡裳鮮。

    171 《古意六首》 唐·王績

    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
    月下橫寶琴,此外將安欲。
    材抽嶧山干,徽點昆丘玉。
    漆抱蛟龍唇,絲纏鳳凰足。

    懷才不遇心理

    172 《踏歌詞三首》 唐·謝偃

    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
    春葉參差吐,新花重疊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
    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

    哲理

    173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唐·裴守真

    瑜珮升青殿,秾華降紫微。
    還如桃李發,更似鳳凰飛。
    金屋真離象,瑤臺起婺徽。
    彩纓紛碧坐,繢羽泛褕衣。

    174 《和吏部李侍郎見示秋夜望月憶諸侍郎之什…因命仆繼作》 唐·張九齡

    清秋發高興,涼月復閑宵。
    光逐露華滿,情因水鏡搖。
    同時亦所見,異路無相招。
    美景向空盡,歡言隨事銷。

    175 《感遇十二首》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詠物寓理

    176 《使還都湘東作》 唐·張九齡

    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
    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
    養真無上格,圖進豈前期。
    清節往來苦,壯容離別衰。

    177 《在郡秋懷二首》 唐·張九齡

    秋風入前林,蕭瑟鳴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嘆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歲已馳。
    五十而無聞,古人深所疵。

    178 《秋夕望月》 唐·張九齡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
    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
    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179 《餞王尚書出邊》 唐·張九齡

    漢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還聞出將重,坐見即戎良。
    上策應為豫,中權且用光。
    令申兵氣倍,威憺虜魂亡。

    180 《謁禹廟》 唐·宋之問

    夏王乘四載,茲地發金符。
    峻命終不易,報功疇敢渝。
    先驅總昌會,后至伏靈誅。
    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 關于如露的詩詞 描寫如露的詩詞 帶有如露的詩詞 包含如露的古詩詞(32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