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如見河的詩詞(1003首)

    761 《廬山》 唐·李中碧

    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
    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湓浦春煙列,星灣晚景沈。
    圖經宜細覽,題詠卒難任。

    762 《晦日同志昆明池泛舟》 唐·無名氏

    靈沼疑河漢,蕭條見斗牛。
    煙生知岸近,水凈覺天秋。
    落月低前樹,清輝滿去舟。
    興因孤嶼起,心為白蘋留。
    曉吹兼漁笛,閑云伴客愁。
    龍津如可上,長嘯且乘流。

    763 《建安寺夜會,對雨懷皇甫侍御曾聯句》 唐·皎然

    相思非是遠,風雨遣情多。
    ——皎然
    愿欲披云見,難堪候曉過。
    ——李縱

    764 《聞前王使君在澤潞居》 唐·貫休

    為善無近名,竊名者得聲不如心,誠哉是言也。
    使君圣朝瑞,乾符初刺婺。
    德變人性靈,筆變人風土。
    煙霞與蟲鳥,和氣將美雨。

    765 《送鄭準赴舉》 唐·貫休

    兩河兵火后,西笑見吾曹。
    海靜三山出,天空一鶚高。
    賃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
    他日如相覓,栽桃近海濤。

    766 《憶江南》 唐·呂巖

    淮南法,秋石最堪夸。
    位應乾坤白露節,象移寅卯紫河車。
    子午結朝霞。

    767 《玉山枕(仙呂調)》 宋·柳永

    驟雨新霽。
    蕩原野、清如洗。
    斷霞散彩,殘陽倒影,天外云峰,數朵相倚。
    露荷煙芰滿池塘,見次第、幾番紅翠。

    768 《臨江仙(同前)》 宋·晁補之

    常記河陽花縣里,恰如飯顆山逢。
    春城何處滿絲桐。
    綸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風。
    重向梁王臺畔見,黃花綠酒誰同。
    新詩別后寄南鴻。
    回頭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懷人

    769 《繞佛閣(大石旅情)》 宋·周邦彥

    暗塵四斂。
    樓觀迥出,高映孤館。
    清漏將短。
    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

    770 《長相思(閨怨)》 宋·周邦彥

    馬如飛。
    歸未歸。
    誰在河橋見別離。
    修楊委地垂。
    掩面啼。
    人怎知。
    桃李成陰鶯哺兒。
    閑行春盡時。

    湖水傷感孤獨思念

    771 《繞佛閣(大石旅情)》 宋·周邦彥

    暗塵四斂。
    樓觀迥出,高映孤館。
    清漏將短。
    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

    772 《長相思(閨怨)》 宋·周邦彥

    馬如飛。
    歸未歸。
    誰在河橋見別離。
    修楊委地垂。
    掩面啼。
    人怎知。
    桃李成陰鶯哺兒。
    閑行春盡時。

    773 《殢人嬌》 宋·毛滂

    雪做屏風,花為行帳。
    屏帳里、見春模樣。
    小晴未了,輕陰一餉。
    酒到處、恰如把春拈上。
    官柳黃輕,河堤綠漲。
    花多處、少停蘭槳。
    雪邊花際,平蕪疊幛。
    這一段、凄涼為誰悵望。

    774 《瑤臺月(元宵慶賞)》 宋·張繼先

    天開景運。
    記建武中興,炎劉重盛。
    明良際會,八表風調雨順。
    任一時、岳降生申,正千載、河清誕圣。

    775 《江城子(步月新橋呈任子嚴)》 宋·王庭

    渡頭猶唱棹歌聲。
    雨初晴。
    月初生。
    忽見飛虹,夭矯掛寒汀。

    776 《鷓鴣天(劉運判生日)》 宋·王以寧

    瑞雪當空舞素英。
    玳筵收得滿金瓶。
    洗教雙眼明如鏡,看取黃河幾度清。
    龜畀壽,鶴為形。
    年年長愿見儀刑。
    他年林下逢彭祖,喚作誰家小后生。

    777 《雨中花(中秋)》 宋·楊無咎

    雨霽云收,風高露冷,銀河萬里波澄。
    正冰輪初見,玉斧修成。
    還是一年,憑欄望處,對景愁生。
    想姮娥應念,待久西廂,為可中庭。

    778 《夏初臨》 宋·曹冠

    琴拂虞薰,月裁班扇,麥秋槐夏清和。
    _變瑯玕,絳榴細蹙香羅。
    綠云初展圓荷。
    見金鱗、戲躍清波。

    傷春感嘆人生

    779 《哨遍》 宋·辛棄疾

    今昌父之弟成父,於所居鑿池筑亭,榜以舊名。
    昌父為成父作詩,屬余賦詞,余為賦哨遍。
    莊周論於蟻棄知,於魚得計,於羊棄意,其義美矣。
    然上文論虱吒於豕而得焚,羊肉為蟻所慕而致殘,下文將并結二義,乃獨置豕虱不言而遽論魚,其義無所從起。

    780 《蘭陵王》 宋·辛棄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夢有人以石研屏見餉者。
    其色如玉,光潤可愛。
    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狀。
    云:“湘潭里中有張其姓者,多力善斗,號張難敵。

    * 關于如見河的詩詞 描寫如見河的詩詞 帶有如見河的詩詞 包含如見河的古詩詞(10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