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如若的詩詞(4384首)

    81 《游茅山道中望岡阜西南來勢若連環既赴三茅而》 宋·周必大

    千峰溧陽來,勢若西南奔。
    遙拱三茅峰,不敢迫至樽。
    三茅如軒戀,次序儼弟昆。
    正西辟夷涂,群仙之所門。

    82 《四賢一不肖詩·右高若訥》 宋·蔡襄

    人稟天地中和生,氣之正者為誠明。
    誠明所鍾皆賢杰,從容中道無欹傾。
    嘉謀讜論范京兆,激奸糾繆揚王庭。
    積羽沈舟毀銷骨,正人夫從奸者朋。

    83 《贈別講僧若水》 宋·毛滂

    道人永嘉老,口作智者語。
    從揮鐵如意,寶藏發深貯。
    行住自如如,當亦無住所。
    踏雪來東山,了不憚修阻。

    84 《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 宋·蘇轍

    為吏豈厭事,厭事日墮媮。
    著書雖不急,實與百世謀。
    問吏所事何,過客及系囚。
    客實虛攪人,囚有不自由。

    85 《八冬苦雨禱晴幸應劉若訥惠詩為賀因次其韻》 宋·韓元吉

    麥田秋過未休工,{左禾右罷}稏如云白雨中。
    乞得晴明三十日,披襟可詠快哉風。

    86 《和邑宰張元若酹月亭詩四首》 宋·李呂

    周郎佳少年,定堪在一戰。
    勉哉志士心,分陰疾如電。

    87 《艾如張》 明·劉基

    有菀者林,眾鳥萃之。
    我欲張羅,榛枯翳之。
    既礪我斧,又飭我徒。
    孰是奧穢,而不剪除。

    88 《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 明·劉基

    上人好山居,入山惟恐淺。
    紆余涉淵沄,結構依嶘嵃。
    岡巒外挺拔,水木終隱顯。
    其前對鵝鼻,突兀正冠冕。

    89 《冬日示楊季若梁天機》 宋·鄭獬

    天河忽側飛雹傾,丁丁屋瓦相敲鳴。
    撲衣寫下白玉粒,腳底踏碎真珠聲。
    官舍高屋苦濩落,此時不易孤客情。
    潁侯恰寄玉泉釀,乳花甘滑琉璃清。

    90 《四月二十日與客來城南積潦方盛湖光恬然如平》 宋·張栻

    澤國盛梅雨,漲潦彌兩涘。
    常時侵溢患,乃復到城市。
    納湖迫西闉,沖突固其于。
    今年筑堤防,楗石細積累。

    91 《黎伯英解元贈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謂酒也至乃》 宋·鄭剛中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
    初勺愛其甘,既享不能獨。
    汲取得陶罌,置滿彭亨腹。
    攜持若抱甕,前致且勤祝。

    92 《經月門無客客至必謂予此居蕭然如僧舍》 宋·鄭剛中

    東望麟山聳若幢,碧羅盤曲注西江。
    鄰家蜜滿蜂臣分,屋角窠成燕子雙。
    門設雀羅遮坐客,燈排金粟照書窗。
    須還住處如僧舍,拄杖挑云到此邦。

    93 《夏日登臺晚云層疊若眾山狀伯氏令賦計因成長》 宋·李彌遜

    陽光潑血汗交頤,晚日政與長空宜。
    海神游戲出湛對,風伯退聽停噓吁。
    初如炎官火傘動,漸若寒露冰壺欹。
    九烏墮翼天地暗,六鰲矯首山川隨。

    94 《杜如篪屢督烹茶仍作詩次其韻》 宋·馮時行

    老寄余生山水窟,寂無朝煙屈硉矹。
    客從何方問棲隱,無人應門杖藜出。
    言間遺我翠玉餅,把玩芳香襲呼吸。
    便欲洗琖試水品,腸胃空枯恐稱屈。

    95 《題黃灣真如山般若臺》 宋·曹勛

    真如山中龍象宅,前三后三率禪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來春事梅已玉,仍吸靈泉酌寒碧。
    會看海印發光時,臺前璧月連天白。

    96 《和若夫韻二首》 宋·吳芾

    此身雖縛此心飛,脫得東還似解園。
    鹿鶴向人如贊善,林泉見我欲生輝。
    食珍他日終難飽,飲水從今亦可肥。
    況與親朋時一醉,益知真樂是來歸。

    97 《和若夫韻二首》 宋·吳芾

    老夫吟詠本非長,僻性年來忽異常。
    唯是平生愛風月,致令清夜夢池塘。
    正慚遣與非工部,卻喜言詩有卜商。
    佳句偶從閒里得,片心如到白云鄉。

    98 《王若夫謂水晶蒲萄本出其家求詩》 宋·吳芾

    君家蒲萄天下奇,奴視百果何其卑。
    種成滿架日蕃衍,清似水晶甘若飴。
    八月江南風日美,正是人家酒熟時。
    盤中珍果有如此,誰數閩中生荔枝。

    99 《送王若夫造朝》 宋·吳芾

    要路如公今著鞭,況逢圣主正需賢。
    長貧豈謂連三世,不調那知又十年。
    道在未應終困躓,時來看取即騰騫。
    此行會有知音者,送上通津歲九遷。

    100 《過大信口憶西歸錄載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鈦猊》 宋·李流謙

    兩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讀西歸志,一一未深剖。
    及茲親見之,語巧極雕僂。

    * 關于如若的詩詞 描寫如若的詩詞 帶有如若的詩詞 包含如若的古詩詞(43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