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如繡的詩詞(1126首)

    561 《霜天曉角(祭雙廟樂章)》 宋·楊均

    初獻
    丹楹轉月。
    金繡紛幢鉞。
    勛在有唐宗社,人千載、仰英烈。

    562 《自責二首》 宋·朱淑真

    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
    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針卻有功。
    悶無消遣只看詩,不見詩中話別離。
    添得情懷轉蕭索,始知伶俐不如癡。

    古詩三百首女子閨怨組詩

    563 《燕姬曲》 元·薩都剌

    燕京女兒十六七,顏如花紅眼如漆。
    蘭香滿路馬塵飛,翠袖籠鞭嬌欲滴。
    春風馳蕩搖春心,錦箏銀燭高堂深。
    繡衾不暖錦鴛夢,紫簾垂霧天沉沉。
    芳年誰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
    夜來小雨潤天街,滿院楊花飛不起。

    564 《西湖雜詩五首》 清·黃任

    其一珍重游人入畫圖,樓臺繡錯與茵鋪。
    宋家萬里中原土,博得錢塘十頃湖。
    其二畫羅紈扇總如云,細草新泥簇蝶裙。
    孤憤何關兒女事,踏青爭上岳王墳!其三魚羹宋嫂六橋無,原是樊樓舊酒壚。

    古詩三百首寫景抒情

    565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566 《沁園春·詠菜花》 清·陳維崧

    極目離離,遍地濛濛,官橋野塘。
    正杏腮低亞,添他旖旎;柳絲淺拂,益爾輕飏。
    繡襪才挑,羅裙可擇,小摘情親也不妨。
    風流甚,映粉紅墻低,一片鵝黃。

    婉約詠物寫花

    567 《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清·納蘭性德

    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
    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
    ”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婉約重陽節嘆息懷念

    568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569 《謁金門·春漏促》 五代·韋莊

    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
    一夜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
    有個嬌嬈如玉,夜夜繡屏孤宿,閑抱琵琶尋舊曲,遠山眉黛綠。

    女子孤獨

    570 《臨江仙·月色穿簾風入竹》 五代·顧敻

    月色穿簾風入竹,倚屏雙黛愁時。
    砌花含露兩三枝。
    如啼恨臉,魂斷損容儀。
    香燼暗消金鴨冷,可堪辜負前期。
    繡襦不整鬢鬟欹。
    幾多惆悵,情緒在天涯!

    閨怨感傷

    571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宋·柳永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
    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
    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清明節春游寫景女子抒情

    572 《楊柳枝》 唐·溫庭筠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繡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待曉風。

    宮廷寫景柳樹

    573 《饋歲/別歲/守歲》 宋·蘇軾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于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饋歲
    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
    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
    山川隨出產,貧富稱小大。

    春節鄉風思念

    574 《南歌子·手里金鸚鵡》 唐·溫庭筠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婉約女子相思

    575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576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敘事長詩

    577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578 《與陳伯之書》 南北朝·丘遲

    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稱孤。
    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
    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

    書信

    579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580 《韓琦大度》 未知·佚名

    韓魏公在大名日,有人獻玉盞二只,云耕者入壞冢而得,表里無纖瑕可指,真絕寶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為寶玩。
    乃開醇召漕使顯官,特設一卓,覆以繡衣,致玉盞其上,且將用之酌酒,遍勸坐客。
    俄為吏將誤觸臺倒,玉盞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將伏地待罪。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 關于如繡的詩詞 描寫如繡的詩詞 帶有如繡的詩詞 包含如繡的古詩詞(11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