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兩岸柳,逢春正依依。扁舟轉河曲,風光隨處宜。彈指歲云何,秋風橘柚垂。折腰得斗粟,未救臣朔饑。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詠盡千峰雪,吟行六里春。布多成暇政,方稱好閑身。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澤根。初期谷城叟,乍遇魏榆神。
白頭有如新,傾蓋或如故。乃知意氣間,投分自有處。魏公使漢南,風采聳一路。凋殘濡膏澤,冤訟廓氛霧。
濟南劉夫子,生來逢百罹。乃翁負長才,宦游至京西。時當建炎間,寇盜紛不齊。轉徙入湖廣,一家屢阽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惟圣能饗,非德莫親。乃眷炎宋,受命以仁。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三秦擅淮石,三孔專江西。鼎足立世穩,文匠詩宗師。吾生亦太晚,流風殆誰歸。龍泉劍之精,夜氣貫斗箕。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我隨秋風來,瑤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渡江如昨日,黃葉向人飛。敬亭愜素尚,弭棹流清輝。
見說吳王送女時,行宮直到荊溪口。溪上千年送女潮,為感吳王至今有。乃知昔人由志誠,流水無情翻有情。
洪范分九疇,轉成天下規。河圖孕八卦,煥作玄中奇。 先開否臧源,次筑經緯基。粵若魯圣出,正當周德衰。
意。崔氏緘報之詞,粗載于此,曰:“捧覽來問,撫愛過深。兒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勝一合,口脂五寸。
羈旅寫景離別懷古傷今
曾逐狂飚取意飛,一時春色便依稀。舊叢還有香心在,卻被西風管領歸。
乾坤大逆旅,日月兩行客。江頭垂楊樹,折盡供馬策。學舍如冰壑,遠與簿書隔。天風吹我去,自哂殊役役。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初拜清揚日,菰城荻始芽。家聲璜出渭,駿氣馬生洼。博識該三篋,宏才記五車。商明挈日月,文彩炫云霞。
散懷誰與儔,風月茲吾賞。好景會人心,宿約每不爽。蓐收濺明河,玉露洗穹壤。肅肅夜氣寂,皎皎素沆漭。
雪錦亭前水接天,晚波如縠放歸船。新詩開務從今日,此是江行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