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如化的詩詞(2312首)

    541 《贈李粲秀才(字輝用)》 唐·僧鸞

    隴西輝用真才子,搜奇探險無倫比。
    筆下铦磨巨闕鋒,胸中靜滟西江水。
    哀弦古樂清人耳,月露激寒哭秋鬼。

    542 《古意九首》 唐·貫休

    一雨火云盡,閉門心冥冥。
    蘭花與芙蓉,滿院同芳馨。
    佳人天一涯,好鳥何嚶嚶。
    我有雙白璧,不羨于虞卿。

    543 《上顧大夫》 唐·貫休

    碧海漾仙洲,驪珠外無寶。
    一岳倚青冥,群山盡如草。
    君侯圣朝瑞,動只關玄造。
    誰云倚天劍,含霜在懷抱。

    544 《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 唐·貫休

    明明赫赫中興主,動納諸隍冠前古。
    四海英雄盡戢兵,皆如圪圪天金柱。
    萬姓多論政與德,請樹豐碑似山岳。

    545 《讀《杜工部集》二首》 唐·貫休

    造化拾無遺,唯應杜甫詩。
    豈非玄域橐,奪得古人旗。
    日月精華薄,山川氣概卑。
    古今吟不盡,惆悵不同時。

    546 《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唐·貫休

    一事不經營,孤峰長老情。
    惟餐橡子餅,愛說道君兄。
    池藕香貍掘,山神白日行。
    又聞行腳也,何處化群生。

    547 《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唐·貫休

    一事不經營,孤峰長老情。
    惟餐橡子餅,愛說道君兄。
    池藕香貍掘,山神白日行。
    又聞行腳也,何處化群生。

    548 《贈信安鄭道人》 唐·貫休

    貌古似蒼鶴,心清如鼎湖。
    仍聞得新義,便欲注陰符。
    點化金常有,閑行影漸無。
    杳兮中便是,應不食菖蒲。

    549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唐·貫休

    楚國茱萸月,吳吟梨栗船。
    遠游無定所,高臥是何年。
    浪卷紛紛葉,檣沖澹澹煙。
    去心還自喜,廬岳倚青天。

    550 《聞知聞赴成都辟請》 唐·貫休

    文翁還化蜀,帟幕列鹓鸞。
    飲水臨人易,燒山覓士難。
    錦機花正合,棕蕈火初干。
    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

    宮怨

    551 《少監三首》 唐·貫休

    器琢仙珪美有馀,席珍國寶比難如。
    銜花乳燕看調瑟,衣錦佳人侍讀書。
    荀氏門風龍變化,謝家庭樹玉扶疏。

    552 《壽春節進大蜀皇帝五首》 唐·貫休

    上玄大帝降坤維,箕尾為臣副圣期。
    豈比赤光盈室日,全同白象下天時。
    文經武緯包三古,日角龍顏遏四夷。

    寫人漂泊

    553 《風琴》 唐·貫休

    至境心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風。
    寥寥雙耳更深后,如在緱山明月中。

    554 《同光歲送人及第東歸》 唐·齊己

    西笑道何光,新朝舊桂堂。
    春官如白傅,內試似文皇。
    變化龍三十,升騰鳳一行。
    還家幾多興,滿袖月中香。

    555 《村居寄懷》 唐·齊己

    風雨如堯代,何心欲退藏。
    諸侯行教化,下國自耕桑。
    道挫時機盡,禪留話路長。
    前溪久不過,忽覺早禾香。

    寒食節思鄉

    556 《送人游雍京》 唐·齊己

    君來乞詩別,聊與愴前程。
    九野未無事,少年何遠行。
    商云盤翠險,秦甸下煙平。
    應見周南化,如今在雍京。

    557 《村居寄懷》 唐·齊己

    風雨如堯代,何心欲退藏。
    諸侯行教化,下國自耕桑。
    道挫時機盡,禪留話路長。
    前溪久不過,忽覺早禾香。

    558 《送人游雍京》 唐·齊己

    君來乞詩別,聊與愴前程。
    九野未無事,少年何遠行。
    商云盤翠險,秦甸下煙平。
    應見周南化,如今在雍京。

    559 《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唐·齊己

    竹如翡翠侵簾影,苔學琉璃布地紋。
    高臥更無如此樂,遠游何必愛他云。
    閑聽謝脁吟為政,靜看蕭何坐致君。

    560 《石竹花》 唐·齊己

    石竹花開照庭石,紅蘚自稟離宮色。
    一枝兩枝初笑風,猩猩血潑低低叢。
    常嗟世眼無真鑒,卻被丹青苦相陷。

    * 關于如化的詩詞 描寫如化的詩詞 帶有如化的詩詞 包含如化的古詩詞(23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