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好花枝的詩詞(937首)

    801 《秋堂弟自贛歸建安作別》 宋·何文季

    同飲西江甫兩春,匆匆馬首又東馳。
    歸與華閣春風里,憶我鈴齋夜雨時。
    好把汗青傳久遠,莫將朱紫裹愚癡。
    閩中多有南翔雁,折取梅花寄一枝。

    802 《偈》 宋·釋中仁

    九十春秋已過半,養花天氣正融和。
    海棠枝上鶯聲好,道與時流見得麼。

    803 《觀梅》 宋·王柟

    誰見梅花正發時,江天天雪意欲垂垂。
    疏枝冷蕊春無幾,斷水殘云意自奇。
    疏影偶因明月見,暗香惟有好風知。
    何人更起調羹手,莫道功成結子遲。

    804 《題匡山瑞木圖二首》 宋·楊長孺

    孤根初作兩枝榮,五朵終連獨干明。
    看取松楸天瑞好,如何草木世人輕。
    春花秋葉垂千載,雁字鴒原了一生。
    孝友編中圖畫底,子孫忽自占清名。

    805 《送范卿后馬上值雨作》 明·黃克晦

    天涯雙鬢易成絲,何處凄涼可淚垂。
    花下一樽相送后,雨中匹馬獨歸時。
    逐臣離恨迷芳草,滯客愁心掛柳枝。
    明發西山風日好,道房禪榻與誰期。

    806 《摴蒱歌(并序)》 明·劉黃裳

    龍女誦經香飯畢,長安放衙初岸幘。
    桃笙幔展燕寢春,試下紅衫輕一擲。
    綠云點點玳梁間,海燕翩翩對遠山。
    仙人好博雷翻掌,玉女投壺電解顏。

    807 《走筆戲贈若庸司訓》 明·陸釴

    故人別我有所往,手提木鐸猶余響。
    鄭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攜二子,阿奴絡秀隨行李。
    向非懷抱如江河,誰能落日秋風里。

    808 《別后歌麗制不覺引滿大醉醉中成四絕句奉納》 明·夢蘇道人

    的爍梅花嫩柳枝,午妝人倚翠樓時。
    蘇州更比揚州好,況有才郎勝牧之。

    809 《送王濟民歸盤谷》 明·浦源

    官亭酒香柳花白,下馬持觴送行客。
    客歸江上愁更多,春水雨中生綠波。
    青山遙對楊子渡,殘日微明廣陵樹。
    渡江酒醒傷別離,夜半舟人歌《竹枝》。

    810 《病中送春二首》 明·沈春澤

    送春聊酌洗春杯,羅帕新詩懶向裁。
    今日好將愁共去,明年莫帶病俱來。
    蜂須鳥舌先占信,柳眼花心倩作媒。
    依約海棠枝上月,燒燈無那興徘徊。

    811 《雪后》 明·宋登春

    石徑留冰雪,松門鎖薜蘿。
    地幽身自得,機息鳥常過。
    芳草春愁少,梅花客醉多。
    《竹枝》辭更好,還愛楚人歌。

    812 《至嚴州遺文員外煥代致其母平安意也》 明·魏觀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
    兩孫慰目前,炯炯瓊玉柯。
    呼名使之拜,拜罷仍撫摩。
    問我之金華,與子相見么?再拜覆母言,道取嚴陵過。

    813 《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明·張淮

    酷愛園丁技獨神,染來隨意卻能真。
    奇香滿院若薰麝,嬌影隔簾如覘人。
    三五朵皆呈絕色,百千花盡避清塵。
    有因自與東風好,不肯吹殘枝上春。
    ¤

    814 《太液池送黃淮辭政》 明·朱瞻基

    天香早折仙桂枝,筆花五彩開鳳池。
    蓬萊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樂圣人臨御初,鞠躬稽首陳嘉謨。
    仁宗監國文華殿,左右謀猷共群彥。

    815 《過汪氏別業其二》 唐·李白

    疇昔未識君。
    知君好賢才。
    隨山起館宇。
    鑿石營池臺。

    816 《失題》 宋·蘇軾

    獨鶴南飛送好音,山中橋梓共成陰。
    深衣傴僂如初命,卮酒從容向晚斟。
    城里誰家開壽域,堂東多士作儒林。
    清霜未落黃花在,笑折高枝繞鬢簪。

    817 《過高郵寄孫君孚》 宋·蘇軾

    過淮風氣清,一洗塵埃容。
    水木漸幽茂,菰蒲雜游龍。
    可憐夜合花,青枝散紅茸。
    美人游不歸,一笑當誰供。

    818 《游張山人園》 宋·蘇軾

    壁間一軸煙蘿子,盆里千枝錦被堆。
    慣與先生為酒伴,不嫌刺史亦顏開。
    纖纖入麥黃花亂,颯颯催詩白雨來。
    聞道君家好井水,歸軒乞得滿瓶回。

    819 《殘菊》 宋·王安石

    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擸得一枝猶好在,可憐公子惜花心。

    820 《寄尋梅》 宋·戴復古

    寄聲說與尋梅者,不在山邊即水涯。
    又恐好枝為雪壓,或生幽處被云遮。
    蜂黃涂額半含蕊,鶴膝翹空疏帶花。
    此是尋梅端的處,折來須付與詩家。

    * 關于好花枝的詩詞 描寫好花枝的詩詞 帶有好花枝的詩詞 包含好花枝的古詩詞(9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