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好羞的詩詞(377首)

    141 《夜游宮秋懷四首(選二)》 清·陳維崧

    一派明云薦爽,秋不住,碧空中響。
    如此江山徒莽蒼。
    伯符耶?
    寄奴耶?

    愛情寫景

    142 《木蘭花慢·上元》 清·朱彝尊

    今年風月好,正雪霽、鳳城時。
    把魚鑰都開,鈿車溢巷,火樹交枝。
    參差鬧蛾歌后,聽笛家齊和《落梅》詞。
    翠幌低懸錄蔌(二字四頭),紅樓不閉葳蕤。

    143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144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老師

    145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46 《秋懷》 宋·歐陽修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
    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秋天寫景抒懷思歸

    147 《齊桓下拜受胙》 先秦·左丘明

    夏,會于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
    ”齊侯將下拜。
    孔曰:“且有后命。

    古文觀止敘事寫人

    148 《馮諼客孟嘗君》 先秦·佚名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愿寄食門下。
    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寫人

    149 《管晏列傳》 兩漢·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15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51 《尚德緩刑書》 兩漢·路溫舒

    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
    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路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
    其辭曰:“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
    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

    古文觀止諷刺

    152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于俗而蕪穢。
    上無所考此盛德兮,長離殃而愁苦。
    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

    楚辭

    153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54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5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56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節日中秋節詠物寫月

    157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158 《無俗念 景金本?溪詞注云,十二首亦名酹江》 元·丘處機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溪鄉域。
    曠谷巖前幽澗畔,高*云龕棲跡。
    煙火俱無,簞瓢不置,日用何曾積。
    饑餐渴飲,逐時村巷求覓。

    159 《九日》 宋·真山民

    懶把黃花插滿頭,正緣老大見花羞。
    年來頗恨儒冠誤,好倩西風吹去休。

    160 《贈諸進士》 宋·柳開

    今年舉進士,必誰登高第。
    孫傳及孫僅,外復有丁謂。
    到京見陳訪,好尚同韓洎。
    館中諸仙郎,綸閤賢三字。

    * 關于好羞的詩詞 描寫好羞的詩詞 帶有好羞的詩詞 包含好羞的古詩詞(3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