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女兒節的詩詞(199首)

    21 《冬節忤寒約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戲體中差小》 宋·鄭清之

    少日愛花螽躍躍,老去凍蠶已休織。
    水付山郭一枝曉,忽到窗前一嘆息。
    年年雪裹自作春,搖手東皇不相識。
    衣冠古岸綺季至,介胄嶙峋亞夫色。

    22 《女兄歸蕭氏夫死誓守柏舟郡聞于朝賜旌表褒節》 宋·陳著

    終身堅白表重閽,一粹真如玉不痕。
    能使齊侯歸吊室,自應沛相奏題門。
    青天有眼臨霜節,黃壞知心妥夜魂。
    不見鄞江八行史,葉夫人德長兒孫。

    23 《旌表陳節婦古意》 宋·何夢桂

    庭隅墮缺月,慈烏驚夜啼。
    哀啼心獨苦,抱雛耿孤棲。
    孤棲不自恤,懷人在中閨。
    嫠緯織不成,撫杼羌憯凄。

    24 《挽太學正節先生徐應鑣》 宋·何夢桂

    國破君亡一死宜,絕憐兒女死如飴。
    龍池久負媧皇誓,蛙坎空遺烈士悲。
    洗骨不污唐門館,瀝心無愧趙孤兒。
    北行多少生還客,休向梯云讀墓碑。

    25 《節日同兒女小集倅有詩見戲答之》 宋·王洋

    白首相看一病妻,也能舉案與眉齊。
    誨兒共織龐翁竹,養氣多慚紀渻難。
    作惡不須嗟室罄,驚魂長幸脫征鼙。
    團樂欲說無生話,試借先生刮眼鎞。

    26 《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里)》 唐·杜甫

    慘淡風云會,乘時各有人。
    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經綸。
    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
    雜耕心未已,歐血事酸辛。

    27 《村花晚(庚寅)》 唐·元稹

    三春已暮桃李傷,棠梨花白蔓菁黃。
    村中女兒爭摘將,插刺頭鬢相夸張。
    田翁蠶老迷臭香,曬暴gqgQ熏衣裳。
    非無后秀與孤芳,奈爾千株萬頃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長教爾輩時節長。

    28 《西湖雜感(六首)》 清·錢謙益

    其一板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云。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后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典故寫景抒情盼望

    29 《梅花 其一》 元·王冕

    朔風吹撼處士廬,凍云隔月天模糊。
    無名草木混色界,廣平心事今何如?梅花荒涼似無主,好春不到江南土。
    羅浮山下蘼蕪煙,瑪瑙坡前荊棘雨。
    相逢可惜年少多,競賞桃李夸豪奢。

    30 《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 清·錢謙益

    其一 板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云。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后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31 《聽畫船梢婦打歌用吳歌體》 明·劉苑華

    畫船女兒打吳歌,縹緲風煙莎接麼。
    卻與槳聲相應節,到來只是喚哥哥。

    32 《敘兩會事戲寄刁景純學士》 宋·梅堯臣

    東家紅梅開出墻,墻西女兒學新妝。
    春風引客白日長,天河綠水浮鴛鴦。
    摘花贈渠到渠處,更問鴛鴦寄聲去。
    昨日吳郎坐上時,袖中小字鴛鴦付。

    33 《節婦吟》 明·高啟

    城頭黑云如壞屋,車走爭門折千軸。
    姚家新婦亦東逃,舅姑驚惶兒女嗥。
    自知數口難俱免,欲渡前溪舟尚遠。
    囑夫棄妾當奉親,獨赴清流不愛身。
    此日誰能問南史,如婦曾書幾人死?

    34 《拍板謠》 宋·王禹偁

    麻姑親采扶桑木,鏤脆排焦其數六。
    雙成捧立王母前,曾按瑤池白云曲。
    幾時流落來人間,梨園部中齊管弦。
    管弦才動我能應,知音審樂功何全。

    35 《清明二絕》 宋·陳與義

    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
    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

    36 《自作》 宋·趙蕃

    素仰儒先德,兼聞內助人。
    齊家真有道,相敬儼如賓。
    女已節義著,兒仍經行醇。
    他年書附傳,落落眾星陳。

    37 《寒食節有感》 宋·汪莘

    江南兒女尚多情,為愛芳晨載酒行。
    幸自不知惆悵事,鳥啼花落是清明。

    38 《賦蕭仲堅所書汴梁節婦事》 宋·陸文圭

    汴水流濁黃,美人如冰清。
    案無伯鸞夫,绔無趙氏嬰。
    姑老扶上床,夜寒機杼鳴。
    停梭獨太息,莫把鴛鴦織。

    39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40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
    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 關于女兒節的詩詞 描寫女兒節的詩詞 帶有女兒節的詩詞 包含女兒節的古詩詞(1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