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奔水的詩詞(993首)
741
《契丹歌》 宋·姜夔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
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
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
一春浪宕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
742
《和子純韻》 宋·劉過
橋下水如箭,驚奔萬古號。
溪毛翻碧帶,石蘚襯銀濤。
天外千層秀,云低數尺高。
垂垂興偏惡,蓬鬢為詩搔。
743
《四不忍》 宋·劉子翚
漁陽疊鼓風沙戰,潑水淋漓舞胡旋。
此時太息念鑾輿,玉體能勝寂寞無。
六宮遭亂多奔迸,不復梨園歌舞盛。
著鞭儻未蹂龍庭,我瑟雖調何忍聽。
744
《云際贈施子》 宋·劉子翚
驚沙慘淡連云起,曳杖悲歌行復止。
春城是處聞鼓鼙,好風依舊開桃李。
對花惆悵忽逢君,把酒無歡如啜水。
六年喪亂兩相見,世路艱難嗟若此。
745
《打魚歌》 宋·劉子翚
西溪觀魚仍開樽,鳴榔隱隱沈煙村。
吾人豈有竭澤意,澒洞四際魚龍奔。
驚潛初見穿亂藻,亟遁轉覺迷深源。
向非驅迫群黨聚,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濤渾。
746
《夷山醉歌》 宋·汪元量
嗚呼再歌兮花滿臺,好月為我光徘徊。
人生在世不滿百,紛華過眼皆成灰。
夷山青青汴水綠,西北高樓咽絲竹。
美人十指纖如玉,為我行觴歌一曲。
747
《七月初七夜渡黃河》 宋·汪元量
長河界破東南天,怒濤日夜如奔川。
此行適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煙。
牛郎織女涉清淺,支機石上今何年。
揚帆一縱萬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748
《秋興八首追和杜老》 宋·王之道
遠水西來抱鹿頭,山前草木帶霜秋。
黃花雅意撩詩興,紅葉端能寄別愁。
日月奔馳雙轉轂,江湖漂蕩一輕鷗。
干戈未戢中興沸,蹴被空懷祖豫州。
750
《西湖游次韻趙見燭》 宋·王之道
山鎮在越澤在吳,東南形勢憑江湖。
不知弱水竟何處,恍若員嶠連方壺。
海門潮至飛雪涌,天竺雨過遙青紆。
十年不見看愈好,正復妙筆那能圖。
754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755
《髯將軍》 元·楊維楨
髯將軍,將之武,相之文。
文武長才不世出,將軍兼之今絕倫。
陣法本天地,兵機侔鬼神。
八門遁丁甲,六花散風云。
756
《皇媧補天謠》 元·楊維楨
盤皇開天露天丑,夜半天星墮天狗。
璇樞缺壞奔星斗,輪雞環兔愁飛走。
圣媧巧手煉奇石,飛廉鼓鞲虞淵赤。
紅絲穿餅補天空,太虛一碧玻璃色。
757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758
《鈞天樂》 明·劉基
君不見天穆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靈。
三嬪不下兩龍去,九歌九辯歸杳冥。
我忽乘云夢輕舉,身騎二虹臂六羽。
指揮開明辟帝關,環佩泠泠曳風雨。
759
《題群龍圖》 明·劉基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760
《渡江遣懷》 明·劉基
東風吹滄江,白日照花柳。
山川半顯晦,積雨晴未久。
青陽好氣候,群物競苞剖。
農夫荷鋤犁,各自登隴畝。
* 關于奔水的詩詞 描寫奔水的詩詞 帶有奔水的詩詞 包含奔水的古詩詞(9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