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契家的詩詞(263首)

    21 《仆與公采戶曹奉議有先世之契又舊從其伯仲游》 宋·李彌遜

    縛此窄窄晝常關,剝啄髯參興盡還。
    不聽高譚如屑玉,強酬好句似登山。
    論交此地逢三益,識面它時孰兩難。
    更憶金蘭家世舊,公馀能復共開顏。

    22 《和野渡家園雜興》 宋·衛宗武

    雅士酷愛竹,無肉饑亦忍。
    即之俗自祛,對此酌宜引。
    好尚契子猷,題詠邁元稹。
    二友獨與交,十客何敢并。
    丈夫意氣豪,少年精爽緊。
    春至長子孫,班班森玉筍

    23 《贈黃長孺奉母還家》 宋·陳著

    潘御迓從靈緒鄉,簫吟歡動喜還堂。
    詩書余澤心猶古,桃李春風話亦香。
    卜筑已投山契合,奉甘先與菜商量。
    行邊好語須聽取,去卻來時后會長。

    24 《書無錫高老愚翁家傳后》 近代·陳三立

    行郁惠山旁,中有隱君子。
    承傳講學風,刻厲飭倫紀。
    一世騰萬里,禍亂愈弗止。
    侈言匹夫責,詭遇余喪己。

    25 《題葛洪移家圖》 明·袁凱

    當時司馬衷,愚呆回不慧。
    牝雞肆淫虐,骨肉互吞噬。
    淵聰乘時起,諸夏受其敝。
    瑯琊遂東來,單弱何由濟。

    26 《訪關子開兄弟于余姚懷先世舊契》 宋·王铚

    山嵇交契自當年,重到同鄉各愴然。
    百里山川清自舊,兩家子弟老于前。
    疏梅開處數枝玉,小雨來時一段煙。
    歲晚不調相會數,溪頭尚趁有歸船。

    27 《武岡向權叔家有陳魏祠堂合祀簡齋鶴山惟兩公》 宋·陳杰

    簡齋以詩冠兩都,鶴山以文擅江東。
    茲溪僻在萬山底,遼絕安能來兩公。
    或撞天關忤九虎,或走窮海隨六龍。
    畏途迂車一笑粲,遠謫信杖雙音跫。

    28 《純父家池雙頭蓮》 宋·陳普

    天地化育工,兩致一為要。
    對待管流行,并起非橫矯。
    亭亭南北樞,赫赫東西曜。
    仁義與誠明,彼此相契約。

    29 《傍家東北有山曰紹地余幸得之規以素莊也》 宋·戴表元

    紹地吾所欣,他時以藏我。
    岡原見逾美,松柏栽已夥。
    雙流交在右,一幾平連左。
    憶昔初經營,登高忘蹩跛。

    30 《題家慶圖》 宋·方回

    昔在成周與唐虞,比屋可封人歡娛。
    皋夔稷契贊帝俞,周有閎顛弘廟謨。
    太平之世與同符,四海朝車同軌□。
    □□有慶萬姓蘇,天下家家家慶圖。

    31 《契丹帳》 宋·蘇頌

    馬牛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
    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
    酪漿羶肉夸希品,貂錦羊裘擅物華。
    種類益繁人自足,天數安逸在幽遐。

    32 《契丹馬》 宋·蘇頌

    邊城養馬逐萊蒿,棧皂都無出入勞。
    用力已過東野稷,相形不待九方皋。
    人知良御鄉評貴,家有材駒事力豪。
    略問滋繁有何術,風寒霜雪任蹄毛。

    33 《綿》 先秦·佚名

    綿綿瓜瓞。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

    詩經詠史懷古

    34 《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韻詩…以此篇答焉》 唐·張九齡

    轍跡陳家巷,詩書孟子鄰。
    偶來乘興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
    聞君還薄暮,見眷及茲辰。
    贈我如瓊玖,將何報所親。

    35 《蘭》 唐·李嶠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儷楚王琴。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36 《蘭》 唐·李嶠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儷楚王琴。
    廣殿輕香發,高臺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37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 唐·杜審言

    野興城中發,朝英物外求。
    情懸朱紱望,契動赤泉游。
    海燕巢書閣,山雞舞畫樓。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巖幽。

    宴會

    38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唐·駱賓王

    日觀鄰全趙,星臨俯舊吳。
    鬲津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紫云浮劍匣,青山孕寶符。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39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40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唐·駱賓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
    歸云已落涪江外,還雁應過洛水瀍.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

    * 關于契家的詩詞 描寫契家的詩詞 帶有契家的詩詞 包含契家的古詩詞(2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