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奏名的詩詞(439首)
121
《鷓鴣天》 宋·向子諲
薌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楊遵道光祿故居也。
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館,亦甚似之。
其子孫與兩蘇、山谷從游。
所謂百花洲者,因東坡而得名,嘗為絕句以紀其事。
125
《念奴嬌(送李士舉)》 宋·曹勛
公家世德,建凌煙勛業,中興長策。
三十年來,皆帝扆殊選,金甌名跡。
眷倚江南,澄清一道,遴柬惟公得。
西清嚴秘,龍光高動奎壁。
126
《柘枝舞》 宋·史浩
竹,閑六律以皆調;D86A亻末兜離,賀四夷之率伏。
請翻妙舞,來奉多歡。
鼓吹連催,柘枝入隊。
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場,連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
127
《劍舞》 宋·史浩
聲之融曳,思舞態之飄飖。
爰有仙童,能開寶匣。
佩干將莫邪之利器,擅龍泉秋水之嘉名。
鼓三尺之瑩瑩,云間閃電;橫七星之涼涼,掌上生風。
128
《番禺調笑》 宋·洪適
句隊蓋聞五嶺分疆,說番禺之大府;一尊屬客,見南伯之高情,摭遺事于前聞,度新詞而屢舞。
宮商遞奏,調笑入場。
羊仙黃木灣頭聲B278B278然。
碧云深處起非煙。
130
《白玉樓步虛詞》 宋·范成大
琪樹垂珠網,夾階兩旁。
綠霄之外,周以玉闌,闌外方是碧落。
階所接亦玉池,中間涌起玉樓三重,千門萬戶,無非連璐重璧。
屋覆金瓦,屋山綴紅牙垂榼。
132
《念奴嬌》 宋·沈端節
嫩涼清曉,淡秋容、橫寫鮫綃十幅。
山水光中參意味,不管人間榮辱。
藜杖棕鞋,綸巾鶴氅,賓主俱遺俗。
倚闌舒嘯,一樽花下相屬。
134
《鷓鴣天》 宋·張孝祥
憶昔追游翰墨場。
武夷仙伯較文章。
瑯函奏號銀臺省,氈筆書名御苑墻。
經十載,過三湘。
橫楣麗錦照傳觴。
醉余吐出胸中墨,只欠彭宣到后堂。
* 關于奏名的詩詞 描寫奏名的詩詞 帶有奏名的詩詞 包含奏名的古詩詞(4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