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奉煩的詩詞(183首)
163
《讀折詩效其體》 宋·方岳
我貧良亦囏,未老生白須。
策名奉常第,年已三十余。
半生苦無幾,寧不欲疾驅。
山麋野而僻,所至皆崎嶇。
164
《和陸象翁以梅配竹》 宋·衛宗武
駢頭始生為籜龍,森然而立列群玉。
琮琤有韻天籟鳴,蓊郁成陰云氣簇。
楚楚少年來自河,猗猗君子瞻彼澳。
其帝曾致雛鵷來,其枝可留棲鳳宿。
165
《戲呈趙可父》 宋·華岳
少年場屋擅詞鋒,審讞無私只奉公。
夜月蘭宮無宿曜,秋霜蓮幕有春風。
明堂難毀周公制,鄉校猶存子產功。
文德自來能服遠,更煩劉向為和戎。
166
《送龔員外赴江州幕》 唐·徐鉉
煩君更上築金臺,世難民勞藉俊才。
自有聲名馳羽檄,不妨談笑奉罇罍。
元規樓迥清風滿,匡俗仙春盡畫障開。
莫忘故人離別恨,海潮回處寄書來。
167
《金雞叫 警劉公》 元·王哲
識得希夷方見妙。
自然是、無煩無惱。
妻男孫女長繚繞。
愛獄恩山,把身軀緊縛抓。
苦要玲瓏於已俏。
把慧刀、快磨頻挑。
萬斤鐵索都碎了。
奉報劉公,省悟我金雞叫。
168
《滿庭芳 戰公求問》 元·王哲
逸志清虛,放心坦蕩,莫令煩冗縈牽。
修身養性,隨分樂因緣。
便是崇真奉道,甲丹內、長*靈煙。
通閑趣,恬應得味,定許處長年。
169
《雙雁兒》 元·王哲
奉勸伊家去西州。
放散誕、做云游。
恁時教你永無憂。
這愁煩、漸漸休。
款款牽回六只牛。
認水草、便風流。
渾身白徹得真修。
上逍遙、達岸
170
《漁家傲 贈孫姑》 元·馬鈺
奉勸孫姑修大道。
時時只把心田掃。
殺了三尸并六耗。
無煩惱。
常清常凈知玄奧。
休問異名爐與灶。
沖和上下通顛倒。
鉛汞自然成至寶。
非常好。
霞光簇擁歸蓬島。
171
《酹江月》 元·侯善淵
初心奉道,望功高、仙舉超騰碧落。
歲久年深心反復,不覺情迷縈縛。
伏虎銅繩,降龍鐵索,系住踏云腳。
難為出路,永沉千丈寥壑。
172
《東禪百韻》 宋·劉宰
群居厭囂煩,兀坐悵離索。
動靜兩何心,求端徯先覺。
張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諾。
重以臨邛客,雍客出蓮幕。
173
《賦張蕓叟番刀》 宋·孔武仲
王師前年下靈州,先生奉詔為參謀。
軍書堆案不足道,欲斬名王懸髑髏。
官供器械如山積,裝結雖巧體質浮。
傳聞蕃刀最可用,買置不惜千金酬。
175
《哭從兄良遇》 宋·方回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孫。
白首涉患難,僅余二老存。
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飛奔。
長眉具壽相,修髯當風掀。
177
《泗演石》 宋·陸文圭
荊山石有玉,楚國無人知。
再南鋒強售,抱璞空自悲。
他自遇良工,乃始稱其奇。
實傅數百載,邯口又得之。
178
《布袋贊》 宋·釋法薰
杖挑布袋,云生腳下。
前街后巷,渾無顧籍。
拊背喚得回,幾人能領話。
也且只得奈煩,鐵奉化人難化。
* 關于奉煩的詩詞 描寫奉煩的詩詞 帶有奉煩的詩詞 包含奉煩的古詩詞(1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