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夷的詩詞(459首)

    241 《寄歐陽永叔謫陵》 宋·謝伯初

    江流無險似瞿塘,滿峽猿聲斷旅腸。
    萬里可堪人謫宦,經年應合鬢成霜。
    長官衫色江波綠,學士文華蜀錦張。
    異域化為儒雅俗,遠民爭識校仇郎。

    242 《夜宿武宮》 宋·彥修

    巢松老鶴鳴丹井,籠月梅花搖素影。
    竹敲白露幔亭寒,吟弄紫簫山月冷。
    山月簫聲清且幽,幔亭不見昔人游。
    我來欲此騰云霧,笑指三山十二樓。

    243 《宿武宮》 宋·彥修

    月滿空山雪滿溪,幽人何處吹龍笛。
    醒來和月倚虛窗,鶴翻松露滴云石。

    244 《武》 宋·楊希古

    萬壑千巖疊翠微,幔亭紅日浸漣漪。
    紫陽去后無消息,留得溪山九曲詩。

    245 《武鼓樓巖》 宋·葉夢鼎

    鼓樓巖下鼓樓開,舉世邯鄲夢未回。
    安得老獸教喚起,萬人醒眼上山來。

    246 《武九曲》 宋·葉夢鼎

    興窮九折更悠然,棹轉船頭障去川。
    留取洞中無盡意,桃花水暖鱖魚天。

    247 《和陳子華武筑精舍》 宋·葉明

    袞袞諸公臺省居,可憐無地著吾廬。
    前因本是四禪派,今日相追九老圖。
    憂顧全閩曾倚重,誅鋤遺孽豈容逋。
    兔葵燕麥玄都滿,休憶桃霞映綠湖。

    248 《游武》 宋·葉樞

    孤臺起天半,群峰羅崔巍。
    大王挺其間,玉女相因依。
    上攀牛半墟,下窺鷗鷺磯。
    神仙遙可接,靈草正秋肥。

    249 《哭友人故校書王君仲》 宋·員興宗

    天臺插天天一色,先生乃在山之側。
    擁書萬卷日逍遙,戶外絕無塵土客。
    自跡詩書分戰場,垂垂六甲皆科郎。
    治言說盡萬物理,亦有苦語原天荒。

    250 《武精舍十詠·鐵笛亭》 宋·袁樞

    當年跨鶴翁,想在云深處。
    鐵笛忽龍吟,萬壑披霾霧。
    遙知發天秘,踏破蒼苔路。
    吹與眾仙聞,來看晚題句。

    251 《武精舍十詠·茶灶》 宋·袁樞

    摘茗蛻仙巖,汲水潛虬穴。
    旋然石上灶,輕汎甌中雪。
    清風已生腋,芳味猶在舌。
    何時棹孤舟,來此分余啜。

    252 《武精舍十詠·觀善齋》 宋·袁樞

    出處紹前哲,典型資后生。
    虛堂懸青鏡,視者心自明。
    古人不難到,功用在力行。
    緬懷朋簪盍,耿耿中夜情。

    253 《武精舍十詠·寒棲館》 宋·袁樞

    巖前風入松,谷口泉漱石。
    寫之五弦琴,身在函丈席。
    竹間有余地,營館招羽客。
    靜夜緪高弦,待月寒林隙。

    254 《武精舍十詠·漁艇》 宋·袁樞

    溪回山路斷,月白沙汀冷。
    有人掀短篷,擊櫂歌聲永。
    聞之三嘆息,渙然發深省。
    歸去萬石灘,理我釣魚艇。

    255 《武精舍十詠·釣磯》 宋·袁樞

    投轄出東溟,持竿歸九曲。
    溪翁來問訊,笑失雙鬢綠。
    潭邊舊釣石,瑩滑磨青玉。
    竟日謾垂綸,忘機看鷗浴。

    256 《武精舍十詠·仁智堂》 宋·袁樞

    此身本無累,動靜隨所寓。
    結廬在巖谷,自適山水趣。
    朝來挹云氣,日夕沐風露。
    坐觀天地心,詎忘仁智慮。

    257 《武精舍十詠·晚對亭》 宋·袁樞

    落日郁蒼煙,空山轉寒碧。
    石屏倚天立,端峭一千尺。
    無言獨與對,足以永朝夕。
    何用向時流,抵掌恣談劇。

    258 《武精舍十詠·隱求室》 宋·袁樞

    本是山中人,歸來山中友。
    豈同荷蓧老,永結躬耕耦。
    浮云忽出岫,膚寸彌九有。
    此志未可量,見之千載后。

    259 《題武》 宋·趙承禧

    群玉山前隱道園,松聲鶴唳隔溪聞。
    山靈似識游人意,要看青林映白云。

    260 《讀堅志》 宋·趙汝淳

    千古丘明法度書,豕啼蛇斗未為誣。
    后來更有無窮事,付與蘭臺鬼董狐。

    * 關于夷的詩詞 描寫夷的詩詞 帶有夷的詩詞 包含夷的古詩詞(4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