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夷路的詩詞(593首)

    121 《安輯嶺表事平罷歸》 唐·李嶠

    云端想京縣,帝鄉如可見。
    天涯望越臺,海路幾悠哉。
    六月飛鵬去,三年瑞雉來。
    境遙銅柱出,山險石門開。

    122 《奉和圣制過潼津關》 唐·蘇颋

    在德何夷險,觀風復往還。
    自能同善閉,中路可無關。

    詠物寓理

    123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124 《南中送北使二首》 唐·張說

    傳聞合蒲葉,曾向洛陽飛。
    何日南風至,還隨北使歸。
    紅顏渡嶺歇,白首對秋衰。
    高歌何由見,層堂不可違。

    125 《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 唐·孫逖

    樓觀倚長霄,登攀及霽朝。
    高如石門頂,勝擬赤城標。
    天路云虹近,人寰氣象遙。
    山圍伯禹廟,江落伍胥潮。

    126 《宿范浦》 唐·崔國輔

    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暫停。
    村煙和海霧,舟火亂江星。
    路轉定山繞,塘連范浦橫。
    鴟夷近何去,空山臨滄溟。

    127 《龍門送裴侍御監五嶺選》 唐·李頎

    萬里番禺地,官人繼帝憂。
    君為柱下史,將命出東周。
    歇馬傍川路,張燈臨石樓。
    棱棱靜疏木,濞濞響寒流。

    128 《送金卿歸新羅》 唐·陶翰

    奉義朝中國,殊恩及遠臣。
    鄉心遙渡海,客路再經春。
    落日誰同望,孤舟獨可親。
    拂波銜木鳥,偶宿泣珠人。
    禮樂夷風變,衣冠漢制新。
    青云已干呂,知汝重來賓。

    129 《送崔載華、張起之閩中》 唐·劉長卿

    不識閩中路,遙知別后心。
    猿聲入嶺切,鳥道問人深。
    旅食過夷落,方言會越音。
    西征開幕府,早晚用陳琳。

    130 《送喬判官赴福州》 唐·劉長卿

    揚帆向何處,插羽逐征東。
    夷落人煙迥,王程鳥路通。
    江流回澗底,山色聚閩中。
    君去凋殘后,應憐百越空。

    131 《送徐大夫赴廣州》 唐·劉長卿

    上將壇場拜,南荒羽檄招。
    遠人來百越,元老事三朝。
    霧繞龍山暗,山連象郡遙。
    路分江淼淼,軍動馬蕭蕭。
    畫角知秋氣,樓船逐暮潮。
    當令輸貢賦,不使外夷驕。

    132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唐·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
    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詠物柳樹

    133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五十韻》 唐·劉長卿

    天上胡星孛,人間反氣橫。
    風塵生汗馬,河洛縱長鯨。
    本謂才非據,誰知禍已萌。
    食參將可待,誅錯輒為名。

    134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唐·劉長卿

    東林問逋客,何處棲幽偏。
    滿腹萬馀卷,息機三十年。
    志圖良已久,鬢發空蒼然。
    調嘯寄疏曠,形骸如棄捐。

    135 《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五十韻》 唐·劉長卿

    天上胡星孛,人間反氣橫。
    風塵生汗馬,河洛縱長鯨。
    本謂才非據,誰知禍已萌。
    食參將可待,誅錯輒為名。

    136 《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 唐·蕭穎士

    呦呦食蘋鹿,常飲清泠川。
    但悅豐草美,寧知牢饌鮮。
    主人有幽意,將以充林泉。
    羅網幸免傷,蒙君復羈牽。

    137 《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一題作永嘉浦逢張子容客卿)》 唐·孟浩然

    逆旅相逢處,江村日暮時。
    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
    廨宇鄰蛟室,人煙接島夷。
    鄉園萬馀里,失路一相悲。

    138 《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一題作永嘉浦逢張子容客卿)》 唐·孟浩然

    逆旅相逢處,江村日暮時。
    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
    廨宇鄰蛟室,人煙接島夷。
    鄉園萬馀里,失路一相悲。

    139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140 《梁園吟》 唐·李白

    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敘事豪放抒情

    * 關于夷路的詩詞 描寫夷路的詩詞 帶有夷路的詩詞 包含夷路的古詩詞(5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