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夷聲的詩詞(657首)

    641 《刁景純學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 宋·蘇頌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
    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潁。
    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
    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642 《送范比部持節廣東》 宋·蘇籀

    羊城使者神仙中,苒苒叱馭凌云蹤。
    繡袂吾徒強摻執,解手一舉南飛鴻。
    君侯烜赫標肉譜,文正烈祖忠宣父。
    典刑付托呼所鐘,經國風規儼如故。

    643 《弦歌堂》 宋·王洋

    曹務日以渾,令君心自清。
    散彼愁歡氣,化作難愉聲。
    歡愉何所寄,寄此弦歌鳴。
    歌如珠累累,弦以桐鏗鏗。

    644 《借笠澤叢書于陳長卿以詩還之》 宋·王洋

    親見子云豸不揚,遲以歲月名自彰,松江笠澤幾多地,古今三作勝士場。
    鴟夷已去乘海航,季鷹撫事驚秋霜。
    五百年間天隨子,汀洲杜若齊芬芳。

    645 《餞趙可齋朝京》 宋·楊公遠

    秋高秣馬理征鞍,琴鶴相隨上帝關。
    已有聲名聞草木,又將詩句動夷蠻。
    金鑾未賜金蓮炬,玉陛將催玉筍班。
    管取來年三二月,定年晝著錦衣還。

    646 《童氏必大亭》 宋·楊時

    迢遙武夷翁,霞衣爛朝日。
    作亭依云根,曠望茲焉息。
    仙游去不返,孤丘已陳跡。
    身雖隸編齊,貽謀有遺則。

    647 《送胡康侯使湖南》 宋·楊時

    北溟有潛鱗,其廣數千里。
    揚鬐厲東海,泛泛等蜉蟻。
    百川競奔注,漫不見涯涘。
    寄之天地間,大澤礨空耳。

    648 《過錢塘江迎潮》 宋·楊時

    銀潢翻空際天白,鯤怒鵬騫海波擊。
    涌云噫氣聲怒號,萬馬馳車隨霹靂。
    低昂上下如桔槔,頃刻性命輕鴻毛。
    赍囊負笈有夷路,一日何事常千艘。

    649 《王樞使生辰》 宋·喻良能

    金華千古赤松宅,中有初平叱羊石。
    雙溪袞袞瀉蒼波,三洞潭潭接天碧。
    鐘英孕粹昴星精,文章蚤歲瑞王廷。
    橫飛直上九萬里,紅顏兩鬢何青青。

    650 《和楊誠齋韻謝惠南海集詩三首》 宋·袁說友

    斯文宗主賴公歸,不使它楊僭等夷。
    四海聲名今大手,萬人辟易幾降旗。
    天方欲治將焉往,用不崇朝尚竊遲。
    整頓乾坤從小試,南州昔日洗潢池。

    651 《過渠江渡》 宋·袁說友

    櫂歌江峽三月程,頗厭風濤困征櫓。
    驅車山路兩旬浹,又覺崎嶇萃勞苦。
    甘溪嶺下冉村路,一道渠江拆山塢。
    風平雨細無皺面,浥浥寒漪清客暑。

    652 《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 宋·曾豐

    高廟中興初十年,大參內制余百篇。
    心聲之發動夷夏,手澤所存傳子孫。
    得其傳者孫之嫡,參自道根至枝葉。
    一元生二二生三,萬特取千千取百。

    653 《道人彭永年來番禺過訪相約歸日游閣皂》 宋·曾豐

    雅性苦無他嗜好,山之佳處吾皆到。
    江西山半入詩中,點檢怪猶無閣皂。
    吾家十世江西居,南來始得閣皂圖。
    堊文橫斜水曲直,煤汁濃淡山榮枯。

    654 《歧竹》 宋·曾豐

    漢關之茅茅之英,豐城之劍劍之精。
    雙茅雙劍龍變化,一陰一陽數生成。
    我家稚竹老龍殼,中而歧之相掎角。
    玉爪虬為夭矯枝,金鱗蛻作斕斑籜。

    655 《袁生行贈袁孟逸》 明·王稚登

    袁生袁生,爾何玩世愛學嚴君平。
    藏名在卜肆,朝取撲滿錢,夕抱鴟夷醉,朱門招之謝弗往
    ,西寺東鄰留且住。
    已將白象即心調,更借青蓮為法喻。

    656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隋代·佚名

    宋有明德,天保佑之。
    以壽繼壽,以慈廣慈。
    聲文宣昭,福祉茂綏。
    神孫之休,燕及華夷。

    657 《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 隋代·佚名

    宋有明德,天保佑之。
    以壽繼壽,以慈廣慈。
    聲文宣昭,福祉茂綏。
    神孫之休,燕及華夷。

    * 關于夷聲的詩詞 描寫夷聲的詩詞 帶有夷聲的詩詞 包含夷聲的古詩詞(6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