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紗的詩詞(241首)
222
《題西施拜心圖》 宋·姚勉
紵羅山頭浣紗余,酥胸嬌擁擁顰不舒。
高軒直蓋填寒閭,東家少婦羞弗如。
越宮選進吳王側,光照姑蘇春奪色。
鴟夷心痛痛更深,亦自顰眉但憂國。
224
《九日次程公明韻》 宋·仇遠
風簾獵獵傍檐斜,問酒來投野老家。
佳節已逢重九日,東籬未見兩三花。
科頭坐石從吹帽,拭眼看山似隔紗。
七里岡前歸路闇,月懸破鏡憶秦嘉。
225
《雪江講堂》 宋·董嗣杲
索居占得藕花風,幾字頭銜迥不同。
烏帽染紗裁一幅,錦囊分卷集群公。
湖光長日侵皋座,竹籜多時積鶴籠。
擊柳吟驢何處去,想應乘雪釣江空。
227
《虞美人 泖濱泛荷》 元·邵亨貞
南風十里平湖外。
夜舞凌波隊。
米家書畫滿船頭。
更著小憐歌舞障清愁。
烏紗不共人間暑。
別有談玄塵。
近來懶作斷腸聲。
只怕花能解語又多
228
《虞美人 泖濱泛荷》 元·邵亨貞
南風十里平湖外。
夜舞凌波隊。
米家書畫滿船頭。
更著小憐歌舞障清愁。
烏紗不共人間暑。
別有談玄塵。
近來懶作斷腸聲。
只怕花能解語又多
230
《立秋》 宋·王镃
西風吹縐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
自汲井花調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
232
《喜雨》 宋·方回
驟漲階前可泛舟,天低近屋火云收。
竹戶紙窗清灑灑,葛衫紗帳冷修修。
秋館梧桐羈客恨,春郊楊柳少年愁。
移得此聲來六月,人人喜色上眉頭。
233
《晚窗即事》 宋·黃庚
一枕紗窗下,池塘草夢殘。
炷云金鴨暖,滴露玉蜍寒。
晉帖從頭寫,唐詩著眼看。
晚來吟思倦,和月憑闌干。
234
《示槱默》 宋·錢時
男兒頭上三尺紗,不比腳纏三尺帛。
桑弧蓬矢射天地,墮地已展青云翮。
四海九州多勝流,不出戶庭空白頭。
有識難與俗同調,非才何必緣遠游。
235
《古藤》 宋·丘葵
古藤屈曲似龍蛇,飛上梢頭故故遮。
煙密真成一翠幄,風清不入五侯家。
忽看落葉知秋早,偶坐吟詩到日斜。
恐有飛仙林杪過,呼童為我整烏紗。
236
《豐干贊》 宋·釋紹曇
加紗掛頭何規矩,眼要看經不識字。
差般差樣制風顛,硬作斑貓騎作虎。
道是彌陀,有何本據。
閭丘太守,似蘇州子。
237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239
《溪寺》 宋·朱繼芳
背人沙鳥一行斜,喚客桐魚幾疊撾。
誤向山中參白足,不知頭上著烏紗。
煮茶煙暖浮新竹,洗缽泉香帶落花。
過夏功勞眠與食,誰能展卷看楞伽。
240
《庚辰元日和叔翁韻》 明·程嘉燧
日嗟筋力不如前,飽飯相隨得幾年。
紗帽鬢絲婪尾席,玉簫金管兩頭船。
已拖拂水來新筑,更插繁花向遠天。
若問揚州舊風月,也曾騎鶴貫腰錢。
* 關于頭紗的詩詞 描寫頭紗的詩詞 帶有頭紗的詩詞 包含頭紗的古詩詞(2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