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簪的詩詞(378首)
282
《古詩》 宋·劉過
涼生見硯窗未糊,秋風射入如相呼。
床頭吳鉤作龍吼,便欲乘此搗穹廬。
丈夫詩膽如斗大,摩挲笑與歌楚些。
生平柔腸作鐵堅,挑盡寒燈擁襟坐。
283
《喜見白發詩》 宋·朱翌
種種年來漸滿簪,兒童環視語相驚。
故人大半黑頭死,老子何妨白發生。
彈鑷不須夸手熟,著冠猶喜覺頭輕。
元無粉黛居閒屋,任爾星星易數莖。
284
《禽演贈丁道人》 元·楊維楨
令威仙人歸故林,白晝飛下天門深。
一千年人忽作鶴,二十八宿皆為禽。
俯頭垂翅聽驅使,走報禍福不敢諳。
南方朱鳥獻奇狀,部領其屬來侵侵。
285
《送王知事遷臺架閣》 元·楊維楨
河間王郎后王粲,文采風流發奇干。
十年挾策胄子學,博士先生此鄰縣。
登樓作賦少追騷,六代同風掃糜爛。
孰知王郎氣骨高,聲處箴官執□彈。
286
《甲申臘月廿五日初度》 元·楊維楨
去年生旦吳山雪,我食無魚客彈鋏。
今年生旦逢立春,座上簪花寫春帖。
主人錦筵相為開,烹羊炰羔作春杯。
柳車昨夜送窮去,羯鼓今日迎春來。
287
《大熱遣懷》 明·劉基
盛夏火用事,長日不可堪。
熱汗發我膚,如泉溢穹嵁。
清晨登樓望,四野皆紅嵐。
坡坨會稽山,縹緲浮郁藍。
288
《遣興(二首)》 明·劉基
迂疏乏世用,矯情非所安。
投簪謝時輩,聊得心中寬。
回首望故鄉,枳棘日以繁。
譬彼水上萍,隨流且盤桓。
樓頭好山色,晴雨皆可觀。
未知明朝事,且盡今日歡。
289
《詩贈寧王》 明·唐寅
信口吟成四韻詩,自家計較說和誰?
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厄。
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癡;
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290
《泛汝聯句》 宋·韓維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294
《次王帥韻》 宋·陳造
使君觴客及公榮,慰我他時渴德深。
已為穆生重設醴,更聞正始嗣遺音。
打圍紅袖留連舞,論檻黃花取次簪。
恰似雄邊臺上醉,回頭歲月嘆侵尋。
295
《寄顧簽判》 宋·陳造
版財虛占籍,為弊與年深。
挹酒空名斗,無虞可即禽。
焦頭寧自救,捫舌未渠喑。
上幕真時望,平居念陸沈。
296
《待眾官致語口號》 宋·陳造
公堂錦繡映簪紳,不著人間一點塵。
地窄尚堪紅袖舉,情孚那復白頭新。
蔗漿玉醴壺天晚,翠蓋紅貼暑月春。
況是山城無一事,醉鄉賓主屬吾人。
297
《簡單宰二首》 宋·陳造
蕙蘭洲北觀山頭,未暇尋盟訪舊游。
自笑春來多病過,靜無人處但詩愁。
遙知聯轡窮幽勝,更想簪花剩獻酬。
報答東風應得句,奚奴亟肯寄儂不。
300
《與何西仲秉燭飲梅下》 宋·李彌遜
山茶著包大如繭,初見寒梢一花展。
強將老眼趁年華,日日芒鞋踏苔蘚。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問春風有深淺,樹頭紛紛弄月明,冰雪瓊瑤亂裁剪。
* 關于頭簪的詩詞 描寫頭簪的詩詞 帶有頭簪的詩詞 包含頭簪的古詩詞(3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