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頭童的詩詞(669首)

    641 《歸興》 宋·釋文珦

    歸興比春濃,迢遙發鏡中。
    船頭指西日,帆腹飽春風。
    岸柳眉舒黛,源桃臉露紅。
    到家天已暝,童穉候衰翁。

    642 《頌古九十八首》 宋·釋印肅

    頭角完全不住行,溈山獨步驚聾盲。
    牧童未辨牛消息,至今落壍墮深坑。

    643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失卻本來面目,個個日南長至。
    先祖時節苦臨,處處笙歌樂醉。
    也參禪,亦詳義,也貧窮,亦富貴。

    644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45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三世諸佛不知有,忉忉怛怛揚家丑。
    貍奴白牯卻知有,跛跛挈挈能自守。
    弄鱉鼻兮憶南山,透法身兮藏北斗。
    風飄白雪嶺頭梅,春撚金絲堤上柳。
    天童也要不沾唇,三盞清源白家酒。

    646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丙丁童子來求火,南海波斯鼻孔大。
    鋯獠舌頭會者難,直下而今照得破。
    照得破,沒功過。
    知你被底穿,曾與同床臥。
    廉纖脫盡舊時疑,杯影蛇弦留再坐。

    647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故國清平久有年,白頭猶自戀生緣。
    牧童卻解忘功業,懶放牛兒不把鞭。

    648 《和無盡居士牧牛頌》 宋·釋子淳

    頭角崢嶸未兆前,亂支深處任安眠。
    不隨芳草遙山去,何用芒童更著鞭。

    649 《臘月朔第二孫繩祖彌月喜期與翁同十一月而又》 宋·舒岳祥

    繩祖初彌月,清晨抱見翁。
    頗憐頭額大,妝愛月時同。
    句法何時就,家聲待汝洪。
    吾年八十二,方見汝成童。

    650 《新脫船場提調之役柳堤閒步》 宋·舒岳祥

    兩兩三三溪上童,口吹麥葉送迎翁。
    花間緩步陰陰日,柳畔閒行款款風。
    山鳥何愁頭也白,野棠無愧面能紅。
    太平五十年前過,煩惱今知萬境空。

    651 《老融墨戲詞》 宋·舒岳祥

    寒木蕭蕭,寒汀渺渺。
    船尾插竿童子閒,船頭推篷天欲曉,雁雁斜飛起衰草。
    頗記江湖獨宿時,一夢十年看未了。

    652 《出入二嶺行》 宋·舒岳祥

    出童公,入童公,一嶺二水分西東。
    前山萬竹入新路,新路蒼海通方蓬。

    653 《累字戲作解愁吟簡舊寮》 宋·宋伯仁

    愁。
    知不。
    空白頭。
    心事驚秋。

    654 《聽雨》 宋·宋伯仁

    凍雨瀟瀟未肯晴,灑窗聲似煮茶聲。
    山童酤得鄰家酒,炒栗爐頭獨自傾。

    655 《農家》 宋·宋伯仁

    茅屋三間槿作籬,白頭婆子葺冬衣。
    兒童飽飯黃昏后,短笛橫吹喚不歸。

    656 《已亥秋淮南客中懷故里朋游寄之》 宋·宋無

    行李依吳榜,飄蓬更楚鄉。
    山川歲云暮,風雨夜何長。
    此地從兵革,斯民復旱蝗。
    牙包懷賦粟,久渴望摧漿。

    657 《詠史》 宋·孫應時

    絳帳何人拜馬融,已應羞面見兒童。
    早知自照頭顱丑。
    枉用文章殺李公。

    658 《泛東湖風浪作復止》 宋·孫應時

    萬頃重湖東復東,意得得怕打頭風。
    故畦遺穗粼粼在,野水寒林處處通。
    鴻雁汀洲渺葭葦,牛羊籬落見兒童。
    衣冠塵土空頭白,慚愧扁舟把釣翁。

    659 《挽汪克之給事母程夫人》 宋·孫應時

    黟水衣冠盛,汪程甲一州。
    世賢鍾上壽,家范襲芳休。
    右府尊章重,嬪閨法度修。
    蘋蘩祗祀事,枌堇媚肴羞。

    660 《章安鎮感事》 宋·孫應時

    越嶠東南窮,連山赴滄海。
    章安古州宅,陵谷諒遷改。
    前江渺萬頃,風雨魚龍匯。
    嗟哉地遠絕,仿佛形勢在。

    * 關于頭童的詩詞 描寫頭童的詩詞 帶有頭童的詩詞 包含頭童的古詩詞(6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