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頭猿的詩詞(498首)

    481 《和馨果二友見寄韻》 宋·釋行海

    幾度懷歸浙水東,無端又下白云中。
    當窗石色寒留雨,出洞猿聲靜帶風。
    崖底碧煙生暮景,樹頭紅子落晴空。
    酷憐后夜薌林月,照我思君處不同。

    482 《客永定寺懷天竺》 宋·釋行海

    寂寞潮聲入寺門,浦風吹落樹頭云。
    幾番憶著薌林石,昨夜孤猿夢里聞。

    483 《冷泉冬夜》 宋·釋行海

    數峰奇石翠層層,一片沙泉夜作冰。
    月照樹頭風不起,白猿應見倚闌僧。

    484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山秋而癯,水秋而凈。
    得丘壑偃蹇之姿,賦猿鳥超搖之性。
    離微徹見根,動靜該聽瑩。
    提來萬法上看,更沒一絲頭剩。

    485 《法光藏主之南徐》 宋·釋智愚

    三呼檮一愧靈襟,湖海叢林已遍尋。
    忘卻飛猿舊時路,到頭曾不厭初心。

    486 《思歸引》 宋·釋重顯

    常憶在廬山,隨時寄瓶錫。
    五百與一千,聚頭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鶴望情還失。
    教他王老師,癡鈍無處覓。

    487 《贈皖山道士》 宋·宋無

    世人曾不識,頭帶樹皮冠。
    間種藥來賣,醉將琴去彈。
    鶴術仙果下,猿窮玉書看。
    莫服丹砂好,恐師生羽翰。

    488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489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490 《和仲氏除夕書懷》 宋·孫應時

    頭顱遂如許,忽忽意多違,漸合知天命,能無悟昨非。
    春觴欣母壽,秋谷為民祈。
    猿鶴應催我,塵埃好振衣。

    491 《秋日寄舍弟一首》 宋·王阮

    一從婚宦別家鄉,又見西風雁作行。
    臥念昔言乘款段,夢尋新句得池塘。
    猿驚鶴怨草三尺,楚尾吳頭天一方。
    歸云兒童定相笑,秋容已上鬢邊霜。

    492 《和鄭侍郎贈晁倅》 宋·王洋

    昭德文公百孫子,存者風流今尚幾。
    封胡羯末定可人,往往高吟笑侯喜。
    自期不爭世俗書,肯學持竿釣溫水。
    江國蕭條一郡丞,萬事得君無不理。

    493 《哭瓢飲陳子在》 宋·薛嵎

    案頭螢火散,惆悵夜吟魂。
    路蟬重泉迥,堂空半影存。
    命無藜藿富。
    書獨鬼神尊。
    猿鶴聲聲怨,愁不人可言。

    494 《黃山》 宋·楊公遠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云間。
    煉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495 《送侍御帥夔府》 宋·喻良能

    西風動行色,詩景繞征鞍。
    赤甲懸危壁,黃牛瀉急湍。
    猿聲云背落,山勢馬頭盤。
    天險須人守,毋辭蜀道難。

    496 《和顏長官百詠·客路》 宋·朱繼芳

    哀猿啼斷暮云深,摸索床頭未盡金。
    莫道他鄉千萬里,去家三日幾般心。

    497 《會稽道中》 明·王稚登

    江東名郡古無雙,處處青山照玉缸。
    竹箭一流明客枕,芙蓉兩岸夾船窗。
    清猿夏斷稽山廟,急雨朝平孝女江。
    此地何須嘆淪落,買臣頭白始為邦。

    498 《阮將軍龍杖歌(以下皆萬歷間晚年之作)》 明·王稚登

    七尺天臺藤,千年石梁雪。
    夭矯欲飛騰,支離半鱗甲。
    樵柯斫出空巖下,風雷晝鳴鬼嘯夜。
    曳處常疑云霧生,植來猶恐猿猱掛。

    * 關于頭猿的詩詞 描寫頭猿的詩詞 帶有頭猿的詩詞 包含頭猿的古詩詞(4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