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民的詩詞(717首)
681
《送任守赴邕管》 宋·彭龜年
吾聞廣南東十州,諸蠻錯處如蚍蜉。
東州之蠻富珠貝,西州有馬供群騶。
一從隴右失芻牧,萬里山蹊來作足。
部分驛使視行廄,路遠疲農輸食粟。
682
《篙師嘆》 宋·錢時
山鄉山多田種稀,年豐健婦猶啼饑。
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澗民枯魚。
頗聞水鄉諸郡熟,一飽可令余郡足。
江船下米無頭由,商人嗷嗷坐窮蹙。
683
《呈古直》 宋·丘葵
芹泮西風寂寞濱,相逢不作白頭新。
人知叔向古遺直,誰識堯夫今逸民。
自古文章差底病,歷觀賢圣莫非貧。
老來安養浩然氣,吾輩安能俯仰人。
684
《送伯才伯仲之官》 宋·釋寶曇
浣花溪頭春可憐,兩鳧一鳧飛上天。
曉窗清凈易一卷,兄弟過午無炊煙。
大鳧白首古上人,小鳧綠鬢東風前。
簡書不畏畏泥滓,黃金污人須棄捐。
685
《為王師宣子壽》 宋·釋寶曇
風入床琴帝夢闌,蓬萊為輟老仙官。
袖曾有縛於菟手,頭不須簪獬豸冠。
桃李無言民自樂,冰霜折指吏應寒。
西京人物如南渡,更躐三王一等看。
686
《再韻謝提舉蘇道山》 宋·釋寶曇
手種梧桐一百圍,天生鸞鳳翳朝暉。
西南人物惟公在,汝潁風流只涕揮。
縱有詩筒憐苦李,豈無藥裹要當歸。
黑頭未用黃金印,且與斯民共瘠肥。
687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一春連雨,民心憂懼。
妻子號饑,米無糴處。
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頭無思無慮。
九旬禁足,鈍鳥棲蘆。
三月巡居,蟄蟲壞戶。
翻轉鐵面皮,嫌佛不肯做。
688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雨足龍頭,年豐民樂。
袖出刈禾鐮,大地全收卻。
歸來十二峰前,別甑炊香,明璣滿缽。
餵飽活衲僧,曲肱酣睡著。
佛法身心爛似泥,啞,醫無藥。
689
《聽野老所言》 宋·釋文珦
衰翁臥病山之阿,東村沈老來相過。
首言年饑若無備,次說時政多煩苛。
其間數事盡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訛。
農家累世服畎畝,此外寧復知其他。
691
《西村老叟》 宋·釋文珦
西村逢老叟,事事皆天真。
發白不記歲,鳥鳴知是春。
耕桑了衣食,兒女俱和循。
日暮野中歸,荷鋤仍帶薪。
見人但恭敬,塵滿頭上巾。
未嘗褒都邑,豈聞有君臣。
我疑百世下,猶有羲皇民。
693
《潛山風土》 宋·釋文珦
潛為杭古邑,漢郡屬丹陽。
俗本崇勤儉,民終不寇攘。
屋頭猶種木,田岸亦栽桑。
頗與豳風類,吾心愛此鄉。
694
《解梅嘲》 宋·舒岳祥
昨夜鵂鹠聲婉孌,斗覺春隨呼喚轉。
今朝檢歷知立春,屋角梅花笑初囅。
向人帶笑復含嗔,嗔我今為異代民。
我語梅花勿嗔笑,四海已非唐日照。
695
《曉霜成花日色凄淡炙背南檐記所聞見》 宋·舒岳祥
十月二十月二日,霜凇成花泥淈淈。
黑旗一點飛過村,成民縮頭那敢出。
又聞鄞騎入連山,搜捕鄉兵火廬室。
臺明隔嶺易張皇,紛紛徙家藏谷實。
須臾又報兵首擒,向來安民今未畢。
老夫開戶望前山,且炙南檐半窗日。
697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698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 關于頭民的詩詞 描寫頭民的詩詞 帶有頭民的詩詞 包含頭民的古詩詞(7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