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頭發長的詩詞(731首)

    601 《初春遣興》 宋·陸游

    閑愁長與病相依,晨起梳頭感發稀。
    春事鼎來風更惡,晨光已滿雪猶飛。
    江梅有恨論年別,旅雁無情計日歸。
    剩欲湖邊踏青去,憑誰為解亂書圍?

    602 《游近村》 宋·陸游

    度塹穿林腳愈輕,憑高望遠眼猶明。
    霜凋老樹寒無色,風掠枯荷颯有聲。
    泥淺不侵雙草屨,身閑常對一棋枰。
    茆檐蔬飯歸來晚,已發城頭長短更。

    603 《狂歌》 宋·陸游

    少年雖狂猶有限,遇酒時能傲憂患;即今狂處不待酒,混混長歌老巖澗。
    拂衣即與世俗辭,掉頭不受朋友諫。
    掛帆直欲截煙海,策馬猶堪度云棧。
    枵然癡腹肯貯愁?天遣作盎盛藜莧。

    604 《即事》 宋·文天祥

    痛哭辭京闕,微行訪海門。
    久無雞可聽,新有虱堪捫。
    白發應多長,蒼頭少有存。
    但令身未死,隨力報乾坤。

    605 《先兩國初忌》 宋·文天祥

    北風吹黃花,落木寒蕭颼。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東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606 《懷則堂實堂》 宋·文天祥

    白頭北使駕雙韉,沙闊天長淚曉煙。
    中夜想應發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607 《出城所見賦五題》 宋·宋祁

    二月雨堪愛,霏霏膏澤盈。
    添成竹箭浪,催發杏花耕。
    迥濕風頭冷,微含日腳明。
    居然嘉應在,誰是束長生。

    608 《反太玄詩》 宋·宋祁

    子云準周易,忘健意不長。
    河圖歷九圣,萬化始有綱。
    尼父頭雪白,秉筆叩混茫。
    發掘天地奧,磨拭日月光。

    609 《和龐丞相》 宋·宋祁

    顧我支離甚,惟公念不才。
    朱顏為列郡,白發入中臺。
    閣道通天祿,宮門拂斗魁。
    論班元后鄭,作賦或延枚。

    610 《聞蘇先生除校書郎喜而為詩并招王子中》 宋·張耒

    績溪仙翁若秋鶴,有喙不向腥膻啄。
    幾年戢翼大江南,下看紛紛飛燕雀。
    親攜杖拂呵禪祖,自伐松根出靈藥。
    世人真自為公忙,公寧有意人間樂。

    611 《送吳彥歸番陽》 宋·黃庭堅

    學省困齏鹽,人材任尊獎。
    倥侗祝螟蛉,小大器罌瓬。
    諸生厭晚成,躐學要儈駔。
    摹書說偏旁,破義析名象。

    612 《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 宋·黃庭堅

    舍後鐘梵爐煙長,舍前簾影竹蒼蒼。
    事親暖席扇枕涼,中有一士鬢蒼浪。
    同心之心蘭麝香,與游者誰似姓楊。
    朝發枉渚夕辰陽,懷瑾握瑜秪自傷。

    613 《次韻子瞻送顧子敦河北都運二首》 宋·黃庭堅

    今代顧虎頭,骨相自雄偉。
    不令長天宮,亦合丞御史。
    能貧安四壁,無慍可三已。
    昨來立清班,國士相顧喜。

    614 《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感》 宋·司馬光

    白鵠出江渚,刷羽何鮮新。
    志凌青霞端,欲飲天漢津。
    清飚未我與,陂澤聊逡巡。
    偶為虞羅獲,遠趣無由伸。

    615 《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 宋·司馬光

    白袍昔紛紛,相與會東堂。
    帝梧碧蕭瑟,翔集皆鸞鳳。
    伊余素空疏,濫吹翰黑場。
    不為群雋遺,出處聊簪裳。

    616 《送光祿王卿致仕歸荊》 宋·司馬光

    九列誰云非顯涂,人生已不負為儒。
    拂衣長揖變龍貴,散發還為黃綺徒。
    白鶴歸飛心自遠,青霞高舉勢何孤。
    千金盡與鄉人費,不向江頭買木奴。

    617 《和梅龍圖公儀謝鷴》 宋·歐陽修

    有詩鶴勿喜,無詩鷴勿悲。
    人禽固異性,所趣各有宜。
    朝戲青竹林,暮棲高樹枝。
    咿呦山鹿鳴,格磔野鳥啼。

    618 《猛虎》 宋·歐陽修

    猛虎白日行,心閑貌揚揚。
    當路擇人肉,羆豬不形相。
    頭重尾不掉,百獸自然降。
    暗禍發所忽,有機埋路傍。

    619 《開元夜游圖》 宋·周邦彥

    潞州別駕年十八,彎弓射鹿無虛發。
    真龍絕水魚鱉散,參軍后騎鳧鷗沒。
    咸原瑞氣映壺關,城南書生知阿瞞。
    解鞍下馬日向夕,炙驢行酒天為歡。

    620 《太常引 予年廿許,時自秦州侍下,還太原,》 元·元好問

    祖道道傍。
    少年有與紅袖泣別者,少焉車馬相及,知其為觀察之孫振之也。
    所別即琴姬阿蓮,予嘗以詩道其事。
    今二十五年,歲辛巳,振之因過予,語及舊游,恍如隔世,感念今昔,殆無以為懷,因為賦此渚蓮寂寞倚秋煙。

    * 關于頭發長的詩詞 描寫頭發長的詩詞 帶有頭發長的詩詞 包含頭發長的古詩詞(7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