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伏的詩詞(407首)
341
《五用喜雨韻三首》 宋·吳潛
癡風盲雨驟難禁,撼壁掀窗夜向沈。
百種已灰當世念,一團都是故鄉心。
伏鴽撲墮床頭幔,饑鼠銜翻鏡上簪。
閑打無為坐空寂,誰樓五鼓已侵尋。
342
《鄱陽湖四十韻》 宋·周弼
巨浸連吳越,高躔直斗牛。
玄明開別府,江伯匯支流。
象緯元精逼,神奸秘怪裒。
番君疏帶礪,彭蠡壯襟喉。
344
《送管季衡赴省》 宋·李曾伯
酌君以江南臘釀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蘭。
餞君以慈恩千佛之筆,贈君以洪鈩九轉之丹。
酒呼美祿壯行色,蘭取剩馥香人寰。
筆將披腹寫今古,丹可換骨超仙凡。
345
《次韻謝兄饋李》 宋·方岳
往事轉頭如墮甑,獨枕書眠知雋永。
竹風風好直萬金,不涉世間榮辱境。
東山之屐北山移,坐覺室邇長相思。
碧脆已冰烹伏雌,未害踏云來話詩。
346
《和陸象翁以梅配竹》 宋·衛宗武
駢頭始生為籜龍,森然而立列群玉。
琮琤有韻天籟鳴,蓊郁成陰云氣簇。
楚楚少年來自河,猗猗君子瞻彼澳。
其帝曾致雛鵷來,其枝可留棲鳳宿。
347
《中秋月下醉筆》 宋·陳著
去年賞月待晴開,今年賞月月待來。
去年酒少輒醉倒,今年酒多如未杯。
信知豪飲不在我,月色為我生飲材。
舉頭試看月如許,皎皎冰壺在玉臺。
348
《次前韻謝同樓諸公》 宋·陳著
凝香畫閣晝聞鈴,喚我真心十倍醒。
奮臂勇尋西學侶,囘頭挹謝北山靈。
京華是則薪炊桂,旅食何妨實剖萍。
此去功名如到手,也須伏闕疏延齡。
351
《觀畫竹》 宋·姚勉
外間盾日正相仇,忽有清風起筆頭。
坐對不知三伏熱,起行如與七賢游。
洗空京洛塵埃氣,化作江南水石秋。
我有一溪恰如此,因君思去理扁舟。
352
《明皇按樂圖》 宋·陳允平
日日霓裳宴彩樓,三千歌粉侍宸旒。
月明宮殿雙龍伏,云擁簫韶九鳳游。
翠袖半籠金約臂,寶釵斜墜玉搔頭。
不知舞到弓彎處,一拍春風一拍愁。
353
《過嶺作》 宋·胡仲弓
崇岡峻嶺欲凌霄,鳥道行邊去路遙。
客里恰逢三伏暑,程頭方到九秋橋。
不堪流水鳴嗚咽,賴有詩篇慰寂寥。
但得此身強健在,任渠皤鬢自蕭蕭。
354
《贈邊縣尹》 宋·何夢桂
聲價中州第一流,雙鳧飛下錦溪頭。
隱微去處求民瘼,潛伏中間破吏媮。
暮雨煙村無吠犬,去年荒土有耕牛。
晝簾余暇渾無事,好去栽花待勝游。
355
《相撲兒》 宋·趙文
一兒攀肩猿上枝,一兒接臂倒立之。
立者忽作踞地伏,攀者引頭立其足。
飛跳倏忽何輕翾,憐爾骨節柔如綿。
少年屈折支體軟,紅錦纏頭酒論碗。
此兒巧捷未足稱,江南何限無骨人。
356
《和兩山二首》 宋·仇遠
窮鄉何處覓新豐,身世悠悠醉夢中。
未學伏波尸馬革,且隨甫里問龜蒙。
檐頭喜有桑榆日,兵后那無草木風。
亦欲飛神游八極,扁舟坦臥不須篷。
357
《村中語》 宋·仇遠
吳儂曾在山村住,聽得村中老人語。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雖可喜,農夫車水方勞苦。
358
《和李致遠秀才》 宋·仇遠
平生志氣隘九州,直欲濯足萬里流。
詎期功名坐蹭蹬,不意歲月成繆悠。
防閑擬鑄鐵門限,牽挽忽作金瀨游。
棲巢未穩烏鵲月,歸夢已熟鱸魚秋。
359
《州廳設醮即事》 宋·仇遠
去歲今朝六月六,暮雨傾盆風拔木。
今歲公宇醮祈晴,晝日當空生暑溽。
羽士宣詞官吏拜,燈燭熒煌香馥郁。
須臾黑云西北來,如蓋如輪覆廳屋。
* 關于頭伏的詩詞 描寫頭伏的詩詞 帶有頭伏的詩詞 包含頭伏的古詩詞(40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