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失者的詩詞(827首)
34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34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346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34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353
《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虐》 唐·元結
夫為君上兮,慈順明恕,可以化人。
忍行昏恣,獨樂其身;
一徇所欲,萬方悲哀。
于斯而喜,當云何哉?
夫為君上兮,兢慎儉約,可以保身,忍行荒惑,虐暴于人;
前世失國,如王者多。
于斯不寤,當如之何。
358
《避暑城西觀吳道子畫老君像》 宋·謝翱
濕煙掛龍天海頭,角城溽暑如炎州。
白氛翳景失樓閣,蓬萊縹緲不可求。
解衣揮塵子城下,地涌青蓮鄰古社。
卷簾看畫人猶龍,矯首見龍還見畫。
碧幢發雪垂過耳,弄筆者誰吳氏子。
* 關于失者的詩詞 描寫失者的詩詞 帶有失者的詩詞 包含失者的古詩詞(8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