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央中的詩詞(584首)
561
《荷葉浦》 宋·宋伯仁
小舡搖蕩水中央,喜得歸程近帝鄉。
秋與荻花俱淡薄,地名荷葉素凄涼。
幾番來往人雖熟,兩月奔波話更長。
巡檢不知何日滿,一堤衰柳對夕陽。
563
《梁山劉制參園亭》 宋·孫應時
劉侯家有相業堂,東都舊第城中央。
劍南參謀今日發,官班且復尚書郎。
買田筑室蟠龍下,閨門孝友師一鄉。
好園十畝當道入,綠竹萬個攙天長。
564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565
《王丞相生辰》 宋·喻良能
金華千仞摩穹蒼,雙溪迢迢碧流長。
清淑之氣從風翔,霜縑霧縠不足當。
真賢挺生金玉相,上擷屈艷薰班香。
疇昔視草居明光,鴻文大冊壓常楊。
566
《寄題劉永年桂堂》 宋·曾豐
四時之氣秋氣清,月之掬之水中精。
四時之月秋月明,桂之掬之木中英。
沆瀣蒸開黃爛熳,分似群仙清鼻觀。
君家誰會術之幻,乘夜入月移此粲。
567
《寄題夏椿年賞桂樓》 宋·曾豐
廣寒韻度中央質,故侍仙娥新見黜。
高天委氣得金行,平地披身成玉立。
月下風前為誰香,諸郎一詠翁一觴。
功成寄語邵氏子,有西樓后無東堂。
568
《靈山》 宋·曾豐
三過靈山總有緣,曉無逗靄晚無煙。
橫眠吳楚中央地,高拄東南半壁天。
芝草本為人所上,水晶猶得氣之偏。
山靈還有中原意,更為時生十數賢。
569
《壽周樞密四首》 宋·曾豐
元氣自子始,入申為至清。
況在申中央,其氣尤粹精。
金風冷颼颼,玉寒露泠泠。
人間物莫當,夜墮文昌星。
570
《題王欽州子澤雙清閣》 宋·曾豐
馬蹏車轍前門外,江聲山色后堂背。
左手持盤右把杯,家人怪問翁何在。
小閣崢嶸負后堂,圖書左右翁中央。
一塵不容犯眼界,萬象無計逃詩囊。
蚤作從渠醉名利,夜臥從渠夢朝市。
一詠之余更一觴,翁兮醉夢華胥氏。
572
《祀蠶先》 宋·曾豐
旦谷兮辰剛,聿蠲衷兮齋以莊。
孔傴兮再拜,擎厥拳兮三迎將。
飛廉掃兮涴者以清,赤松灑兮溽者以涼。
靈之來,嫖嫖兮若翔兮上。
573
《六月晦送孫少劉》 宋·張九成
三年相處如弟兄,他時當以名節稱。
文章爛若蜀江錦,行義清勝萬壑冰。
龜山先生今往矣,我於吾子見典型。
青衫半百官嶺下,眾諭稱屈氣甚平。
574
《采芑》 先秦·詩經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畝。
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
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
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
577
《五方帝》 隋代·佚名
四序均氣,五色奠方。
元標樞紐,位正中央。
至誠聲潔,率土年康。
神兮降止,鼎祚綿長。
578
《五方帝》 隋代·佚名
帝乘中央,沉載函蒙。
經結四方,物性滋豈。
金石之薦,象德以宮。
神錫嘉虞,介祉無窮。
580
《五方帝》 隋代·佚名
四序均氣,五色奠方。
元標樞紐,位正中央。
至誠聲潔,率土年康。
神兮降止,鼎祚綿長。
* 關于央中的詩詞 描寫央中的詩詞 帶有央中的詩詞 包含央中的古詩詞(5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