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太的詩詞(4081首)

    81 《送艾仆六十韻(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82 《和李白(并敘〔四庫原收有白全詩,今刪》 宋·蘇軾

    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白詩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83 《喜雨歌為宋守賦》 元·王冕

    南州六月旱土赤,炎官火傘行虛空。
    田疇圻裂河海涸,萬物如在紅爐中。
    桔槔不用計已梏,農民踏踏愁歲兇。
    蓬萊守民父母,下顧赤子心忡忡。

    84 《乙卯殘臘,由橫濱搭法輪赴春申,在平洋》 近代·李大釗

    浩渺水東流,客心空息。

    神州悲板蕩,喪亂安所極?⑤
    八表正同昏,一夫終竊國。

    85 《徐元》 宋·文同

    彼徐元者,杭州之參軍。
    同僚曰張惠,犯贜抵深文。
    徐哀其母老,詣獄輒自陳。
    謂惠所受贜,元本同分。

    86 《送白山人俞中之商于訪道友王知常洎歸故》 宋·魏野

    羨我詩中偶有名,輸君物外更無縈。
    水聲山色為聲色,鶴性云情是性情。
    四皓云間尋舊友,三清路上指前程。
    連天白從今去,林下何時得再迎。

    87 《跋趙祖與韓王蹴踘宗石守信楚昭輔黨進環》 宋·陸文圭

    紫微垣近一小星,作戲預與陽敵。
    諸半旁觀信雄武,不逃書記收兵策。
    開封府尹真天人,受譖朱崖疑老臣。
    幸自宮中記金匱,忍使涪陵竟隕身。

    88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守游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后寄崔侍御》 唐·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
    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
    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
    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

    重陽節友情感嘆

    89 《敦煌守后庭歌》 唐·岑參

    敦煌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里人種田。
    敦煌耆舊鬢皓然,愿留守更五年。

    90 《演興四首·招靈》 唐·元結

    靈兮山之巔,山屹dB兮水淪漣。
    祠之襰兮眇何年,木修修兮草鮮鮮。
    嗟魑魅兮淫厲,自古昔兮崇祭。

    91 《演興四首·招靈》 唐·元結

    靈兮山之巔,山屹dB兮水淪漣。
    祠之襰兮眇何年,木修修兮草鮮鮮。
    嗟魑魅兮淫厲,自古昔兮崇祭。

    92 《白守行》 唐·劉禹錫

    聞有白守,拋官歸舊谿.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守駐行舟,閶門草萋萋。
    揮袂謝啼者,依然兩眉低。
    朱戶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樂府寫鳥規勸

    93 《贈行開路者》 唐·于濆

    手劚行山,心齊行巔。
    劚盡行險,君心更摩天。
    何如回苦辛,自鑿東皋田。

    94 湖詩·湖石(出黿頭山)》 唐·皮日休

    茲山有石岸,抵浪如受屠。
    雪陣千萬戰,蘚巖高下刳。
    乃是天詭怪,信非人功夫。
    白丁一云取,難甚網珊瑚。

    95 《京邸會陸道函守命為長句》 明·李蓘

    長安紅塵十丈高,東方未白人囂囂。
    北風著面暗如漆,錯落腰間雙佩刀。
    我時臥病日裹首,忽報荊南來守。
    開門大笑話今昔,君也腰金我黃綬。

    96 《再作白山人歌》 明·邵寶

    吾聞白之山倚西極,華岳崚嶒勢相敵。
    上凌剛風古雪尚寒,下撫蒼茫鳥無力。
    吁嗟!茲山有徑不與終南通,士將避世往往游其中,超歷
    萬壑巢云松。

    97 《廬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倉蹈海之燕感賦(時至》 明·易恒

    兩宮旄鉞何其盛,來自廬州共武昌。
    廣甸白云飛渺渺,大江黃鶴去茫茫。
    靈妃旋旆神燈見,龍女吹笙水殿涼。
    八月灤河回象駕,愿勞子奏多方。
    ¤

    98 《廬州武昌二邸失守由倉蹈海之燕感賦(時至》 明·易恒

    東南六月多炎暑,遠道胡為子來。
    宮旆拂云何地出,樓船入海幾時回。
    滄溟渤海魚龍混,錦里江山草木哀。
    田野布衣空有賦,莫憑徐市問蓬萊。

    99 《和蘇州守王規甫侍夫人觀燈之什余時以劉》 宋·蘇軾

    不覺朱幡輾后塵,爭看繡幰錦纏輪。
    洛濱侍従三人貴,京兆平反一笑春。
    但逐東山攜妓女,那知后閣走窮賓。
    滯留不見榮華事,空作賡詩第七人。

    100 《大行后挽詞二首》 宋·蘇軾

    至矣吾三后,功高漢已還。
    復推元祐冠,蓋得永昭全。
    (臣嘗于經筵論奏仁宗皇帝謚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則民畏而不愛;仁而不明,則民愛而不畏。
    今大行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幾于仁宗也。

    * 關于太的詩詞 描寫太的詩詞 帶有太的詩詞 包含太的古詩詞(40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