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太過的詩詞(55首)

    41 《余過興州太守晁侯延之于東池晴碧亭且道其所》 宋·文同

    鄭谷題詩處,荒涼不復知。
    使群來問日,景物欲歸時。
    崖巘供清溜,亭臺繞翠漪。
    主人憐過客,借與傲炎曦。

    42 《甲子春趨太學過華山賦仙掌峰》 宋·李新

    一掌巍然占碧巔,分明高舉欲擎天。
    升沉盡待招攜力,指點都歸造化權。
    好與清霄扶日月,莫留寒嶂弄云煙。
    不知千古興亡事,屈指而今是幾年。

    43 《過太行》 宋·曹勛

    太行慶助往還程,一帶峰巒日日青。
    豈比韓蘇當日禱,茲行國事葉三靈。

    44 《泛舟登弁山祥應宮之絕頂望太湖窺黃龍洞過倪》 宋·程公許

    蘋浪蹴帆移別浦,筍輿邀我度遙岑。
    云開辰澤水銀溢,風掠洞庭螺翠深。
    神井千尋龍起蟄,幽巖四面石成林。
    蘇仙詩句倪公賦,萬古清風僭嗣音。

    45 《買舟過太湖口入小港》 宋·陽枋

    邊天白水渺無涯,短涉湖灣五里賒。
    個樣船腰穿浪包,片來帆腹飽風斜。
    日隨飛鷺幾程水,心逐浮鷗何處家,日落荒溪無擊纜,荻叢深處傍漁槎。

    46 《過太常寺簿謝公故第》 宋·黎廷瑞

    落日廬阜紫,飛砂湖水黃。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層岡。
    丹梯遂寥邈,沈思熱中腸。
    當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

    47 《過太白墓》 宋·黎廷瑞

    下馬吊太白,壯心重徘徊。
    秋風吹破墓,晚氣生孤臺。
    四百六十年,詩魂安在哉。
    神人豈久謫,旋復御炁回。

    48 《過采石懷太白》 宋·黎廷瑞

    騎驢花縣不相容,卻駕長鯨戲遠空。
    采石釣船還夜月,青山破墓幾秋風。
    平生賞識惟狂客,他日功名付令公。
    千載英雄長不死,長庚光徹紫霄中。

    49 《四月既望過初堂同徠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橋而》 近代·陳三立

    手挽溪風滿草堂,喜逢小舸系籬旁。
    尋源波底出山影,亂眼鴉群翻夕陽。
    蒼翠穿橋靈境換,星辰垂野斷魂涼。
    偷閑遺世無人覺,微起鐘聲認道場。

    50 《守鄭易陳方及境改信都過大名書呈呂太尉》 宋·李復

    淮陽閉合欲偷閒,新捧除書墨未乾。
    五日御風方假翼,兩河試郡別移官。
    生緣有定隨流易,世事無端用力難。
    今日得陪門下客,一枝容息便心安。

    51 《省中早出與同僚過譚文思西軒詠太湖石》 宋·蘇頌

    洞庭山連震澤水,怪石巉巖出波底。
    誰言行遠莫致之,好事經營俄至此。
    愛君小軒才袤丈,滿地新芳雜紅紫。
    偶來憑檻見奇峰,便有江湖秋思起。

    52 《太古元西堂過萬壽謁住山肇淮海禪師并簡》 宋·薛嵎

    老子舊知已,江湖獨爾思。
    此行逢作者,送別若為辭。
    風雨過春半,詩書滯海涯。
    心心儻相印,亦足慰衰遲。

    53 《侍太孺人由安國過賢沙至鳳池》 宋·喻良能

    板輿多樂事,沙路及晴時。
    約略瞻龍臥,逶迤到鳳池。
    匏樽細斟酌,華發足遨嬉。
    此意安仁解,曛酣更賦詩。

    54 《改秩注縣西歸過上饒見太守同年莫郎中》 宋·曾豐

    集英殿前始相識,公已策名上通籍。
    銀章朱紱爛映身,鑠我青前黯無色。
    上饒城里重相望,公已厭直辭周行。
    皂蓋朱幡炯當眼,鑠我墨綬昏無光。

    55 《過太和赴主簿鄧楚材豫章貢闈之約》 宋·曾豐

    福建人才古鄒魯,文章師匠道宗主。
    余子姑作尋常看,此公僅能一二數。
    太學頡頏賦爭衡,凌云之氣擲地聲。
    鯤鵬誰礙天南去,麒麟猶落地上行。

    * 關于太過的詩詞 描寫太過的詩詞 帶有太過的詩詞 包含太過的古詩詞(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