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毖祀,告于神明。嘉玉量幣,享于克誠。
太乙真庭結寶壇,中涵元象本無言。三山波涌樓臺近,北極星環劍佩尊。歲人飛宮初在丑,神移列馭直從坤。妖氛自逐靈旂卷,瑞谷常登御廩蕃。
東塾談經歲月輕,外家生長復何營。王生此舅若無有,楊惲一書安得成。首寄新詩欽厚意,卻思往事念平生。當時更荷外祖母,幼惠尤憐盛氏甥。
為親敢說宦情輕,公退委蛇懶自營。朝路一時偕雨進,適齋新句已先成。圉師況復今同里,武子非惟愛外生。舊日阿重今欲冠,此恩更欲到彌甥。
清朝孝治古無倫,通籍推恩總及親。八秩升班惟二老,九齡拜命更何人。春初慶席歡猶在,歲晚宸綸喜共新。須信長年多富貴,只因同見會昌春。
吾母年高絕等倫,癡兒何幸得榮親。九重錫類真千載,八座承恩只一人。共仰外門流慶遠,喜同介弟寵光新。兩家盛事人爭賀,和氣薰為臘里春。
我昔弦歌乳溪側,嗟哉所割真雞肋。期民疾苦得飽諳,離彼三年能記憶。丁男個個事播殖,紅女家家動紡織。可憐卒歲無完褐,縱使豐年有菜色。
記得詩來半說花,不言長道苦風沙。知公不薄嶠南使,政似昔人何以家。
愛竹知人憶故山,食貧過午尚懸簞。長篇乞與小詩并,要似韓豪東野寒。
舊說洛陽天地中,遂令北客病南風。只今政教通南粵,亦有大寒桑樹紅。
幾欲裁詩托便風,苦慚別后欠新功。何時寄我廣南作,壓倒蕉黃荔子紅。
先生力學自誠明,忠信今知蠻貊行。憶昔韓蘇兩仙伯,海成冬市況融晴。
幾為年華嘆物華,只今結束定還家。且看垂發江邊樹,未問長安一日花。
莫為趨朝亟載脂,小令羸瘠長膚肌。帝城書疏舊不入,何有畫圖傳荔枝。
生死已無憾,杭人休淚傾。惟留不盡德,常動故鄉情。霜凈水方落,風高山轉清。閑思與令子,幕府再同盟。
冼凈人間萬斛塵,玉虛壇上夜朝真。井深莫探丹泉髓,屋小難容老檜身。符召得龍聊小戲,料分興鶴未全貧。名山采藥無空返,不見仙方見異人。
太虛自是隔凡塵,惟恨神霄事不真。泥馬空遺玄圣像,池魚恐是小龍身。久知天上仙官貴,不救山中道士貧。舊宅固應存太史,徽稱早已號真人。
中外三孤遺,康寧百歲期。榮於列女傳,美矣二南詩。蟬蛻無馀戀,龍淵有合時。十經湯沐賜,風木更須悲。
積慶源流遠,娠賢社稷光。斯文今北斗,舉代一文昌。象服山河壽,斑衣日月長。生芻此時事,四海為悲涼。
板輿多樂事,沙路及晴時。約略瞻龍臥,逶迤到鳳池。匏樽細斟酌,華發足遨嬉。此意安仁解,曛酣更賦詩。